最近,福州市举办了福建非物遗展览。博友莫郁大姐多次去看展览,图文并茂的连续在她的博客中发表,最新的博文是讲布袋木偶的。 木偶戏在福建、台湾有很深厚的基础,不但表演有绝活儿,唱腔很好听,偶人的制作也精美绝伦。布袋木偶在福建民间称为布袋戏,是很出名的,厦门一带的提线木偶也堪称一绝。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福建木偶调演进京。我的一位表姐在中国文联工作,带了我们几个孩子去看戏,还到后台参观。同去的首都文艺界名家,对福建木偶的制作演技都有极高评价。当时我年尚幼,不懂艺术,见到布袋戏的偶人儿不但能耍盘子,还能变戏法,提线木偶能翻跟头,这些都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布袋戏,北方也有。过去是走街串巷的艺人,扛着一根杆子,戳到地上。上有一个小“舞台”,有顶棚,有台口,有出将入相的台帘儿。台下方是长长的布幔垂地,艺人钻进去,隐在布幔中进入角色。一个人演出,可不是独角戏,台上常有两个人物,最多的是摔跤的节目,一只手上是两个跤手对搏,技能高的艺人,能让台上同时出现两对跤手。表演的艺人,双手耍,嘴里说唱,还吹小唢呐或口笛,有时还脚踏连接在文武场架子上的锣鼓镲。口笛发出最多的是“呜丢丢”的声音,孩子们就叫他做“呜丢丢”。常演的戏是《王小二打虎》《思凡》《小放牛》等等,偶人儿耍盘子的节目,几乎个个艺人也都会。几个小戏演完了,艺人钻出来用铜锣当盘子收钱。不管大人孩子给钱,都说“谢谢”,不给钱也没关系,艺人念念有词:“有钱出钱,没钱站脚助威。有钱捧钱场,没钱捧人场。”表演者和观众皆大欢喜。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呜丢丢”就鲜见于京城和四郊了。
进入演出场地 前年,北京东岳庙春节庙会,从河北省农村请来一位耍“呜丢丢”的艺人,演出时很受孩子欢迎。但演出是有场次的。我看到时,是上午最后一场的结尾。演完戏,艺人钻出幔子,我和他攀谈起来。老人家姓张,70多岁了,村里原来有不少人冬闲时出来演戏,如今方圆百里只有他一个人还能演了。问他有无传人,老人忧郁地说:“没有人学,也没人演了。我儿子、孙子都不学,外人就更不学了。现在说是‘非物遗’,可我演不动时,‘遗’谁呢?”言罢,看着正午的太阳照在地上的光影,半晌儿不语。他看看我手中的单反相机:“先生,我叫你老弟吧!老弟是干什么的?对这玩意儿问得这么细致?”我如实相告:作协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老人笑了笑:“我想你不是当官的,当官的来了握手,说两句‘好’,就‘再见’了。你的身份,解决不了让后人学习和政府出钱支持问题,可是多少能把我们手里的‘玩意儿’留下点儿材料。你等我喝口水,抽根烟。我给你加演一场”大冷的天,他端起一个中号的塑料瓶,里面灌得是白开水,可是,到这会儿,早就冰凉了。我说:“您要不在意,就喝我保温杯的茶水吧。”老兄说:“庄户人,土里刨食儿,早先在在外面‘耍人儿’,没那么精贵。”我递根烟给他,抽完了,他又钻进幔子。先拿出一个挺生动的大偶人儿,冲着我说:“这是我爷爷留给我的‘老人儿’了,照一张吧!两个老家伙。”照完像,他又钻到幔子里面去了。引得好几位观众跟到幔子边上“探营”,老人挺风趣,让台上的偶人儿说话:“这里边黑咕隆咚,您瞧什么呀?瞧我,您到台前边呀!”引得大家一阵哄笑。没几分钟的功夫,台前的场子上,男女老少和老外们就站了几十人。我想这位老哥该吃饭歇歇了,只让他演了一小段儿。看了节目的孩子们还一再要求:“再演几个吧,爷爷!”
两个“老家伙” 我问老人要地址,说给他寄照片去,他说:“不用了。寄去了,除了我,也没人看。我自已演的,不用照片,都在心里呢!有时夜里做梦都在‘耍人儿’。”老人和我相约,有机会多给人们说说这一行当。他也没留名字,说:“十年二十年以后,让人们记住我叫什么是没有用的。记住世间有个娱乐孩子的手艺叫‘呜丢丢’就行了。” 阅读完标题为(从布袋木偶想起了“呜丢丢”)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