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老北京城,有很多专门串胡同走宅门的小买卖,其特点是本小利薄、价廉实用、货到家门、和气耐心、叫声悦耳、童叟无欺。居住在胡同深宅大院里的人们,不需远行便能在自家门口买到称心如意的小杂货、小吃食,这也是往日京城胡同文化的一景,现而今这种经营方式和购物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串胡同的叫卖声也只能在一些上了年纪人的闲谈中,或是电视剧的镜头里寻找到一点感觉和追忆了。 花样儿·鞋样儿 每逢初夏,从河北一带进京专卖花样的小贩便出现在四城的胡同里,一身干净合体的裤褂、肩背一个蓝布包袱,内装十多个大纸夹子把各种大小不同类型的替样码放在里面,老百姓习惯通称为卖花样儿、鞋样儿的。 它和民间剪纸类似,不同的是剪纸大多是用剪刀在有色纸上用巧手剪出各种花鸟鱼虫、福禄寿喜、人物风景等,供人们买去张贴或欣赏,而花样鞋样是在一沓白宣纸上用刻刀纹下来的各式各样奇花异草、花边图案,专供家庭妇女绣花的一种替样。心灵手巧的大姑娘小媳妇买来替样在枕头上、衣袖上、鞋面上、兜肚上、荷包上,按照图案,栩栩如生地绣出喜爱的织物。
卖花样的小贩习惯驻足在中小宅门或四合院门前吆喝,其叫卖声也奇特异常,先是把“儿”字突出加重,而后是字句颠倒,用低沉悠长但十分悦耳的声音喊出:“花样儿挑——鞋样儿挑”,这种叫卖声在京城胡同里穿透力极强,深宅大院街坊四邻的妇女听到这种声音,就是不买也要跑出来看个热闹,买卖人趁机选择一方合适的净地小心翼翼地解开包袱,一本本眼花缭乱的替样吸引着来人的眼球,人们围拢着挑选着、评论着、讲着价钱,孩子们也调皮地学着小贩的声音把手捂在耳朵上喊着:“花样儿挑——鞋样儿挑”。 在老京城的胡同里,一些带有季节性的零食小吃数不胜数,像什么肥炉香鸡、姊妹蒸糕、硬面饽饽、梨膏麻糖、冰冻奶酪等等。牛筋儿豌豆这种让人、特别是孩子们流口水的零食恐怕现在年轻的北京人也极少听过和见过了。大概是因为小本经营销售量不大,尤其是制作手艺流程失传的缘故,京城许多好吃不贵、品味独特的小吃,渐渐地被后人所遗忘。即便是现在依然保留的品种,也正如人们所说:“是那个货,不是那个味儿了”。 牛筋儿豌豆的制作其实并不难,先把选好的大粒干豌豆洗净后用温水稍加浸泡,便下锅用文火焖煮,同时加入花椒、大料、桂皮、茴香、豆蔻、食盐等。放凉后嚼起来有股韧劲,清香适口回味无穷,休闲时间沏上一壶香茶或斟上二两白干,配上牛筋儿豌豆别有风味,老北京走街串巷叫卖牛筋儿豌豆的小贩多系回民兄弟,祖传的手艺,独特的配料让外行人望尘莫及,他们把做好的吃食放在一只柳条筐里背挎在肩上,每逢阴雨连绵的季节,趁人们很少出门呆在家里的时候,胡同里便能听到那粗声粗气又略带嘶哑的吆喝声:“牛筋儿豌豆,豌豆多给”。 唱话匣子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北京人,比起现在自然是单调多了,住在深宅大院里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也只不过是坐着包车到大戏院订个包厢听上几场名角演出,更讲究一点的借着给老人祝寿或给孩子办满月,请一场堂会唱几出折子戏,或演一些曲艺杂耍,这就算得上是顶级的娱乐了。至于京城的大众平民百姓,逛逛天桥隆福寺,或者是一些季节性的庙会,算是够开心的事了。如果偶尔能看上一部在前门箭楼上放映的无声电影,那在当时也称得上是享受时尚文化了。 老北京人可曾记得早年间京城胡同里也曾出现过所谓胡同里的文化娱乐,人们俗称为唱话匣子的。生意人肩扛一只大喇叭、胸前抱着一部留声机和一摞喝片,边走边吆喝:“唱话匣子,谁听话匣子”。居住在中小宅门四合院里的人们闲来无事时,听到话匣子送上门来,便请到院中或屋子里,花钱不多点播几段爱听的唱段,也能解解闷儿,给日子增添些情趣。生意人打开留声机,安装上带有广告宣传性的大喇叭,用手摇把儿上满弦,认真地翻弄着每一张顾客点播的节目:马连良的《借东风》、梅兰芳的《宇宙锋》、李多魁的《钓金龟》、王人美的《渔光曲》、白玉霜的《玉堂春》,乃至王佩臣的铁板大鼓等,应有尽有。好段子没听够,加点钱还可以再重放。生意人打开留声机,街坊四邻的孩子们也聚拢在周围,津津乐道地听着、笑着、议论着,其乐融融。 现而今留声机这种娱乐工具也只能在旧货市场的小摊上还能见到,或是资深的收藏家或许保留这种宝贝。它虽已过时,但毕竟曾在京城胡同文化历史上,为人们带来了难以忘怀的快乐。 阅读完标题为(老北京走街串巷的小买卖)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