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互联  | 探索  | 手机  | 数码

> 科技 > 手机 > 正文

黑莓衰落幕后故事:内部分裂 意见不一

2013-09-30 19:25 来源:网络 浏览:

托斯腾·海因斯(Thorsten Heins)和前任联席CEO吉姆·贝尔斯利(Jim Balsillie)、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

黑莓公司CEO托斯腾·海因斯(Thorsten Heins)和前任联席CEO吉姆·贝尔斯利(Jim Balsillie)、迈克·拉扎里迪斯(Mike Lazaridis)

  导语: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网络版周五刊登题为《透视黑莓衰落:智能手机发明者何以未能与时俱进》(Inside the fall of BlackBerry: How the smartphone inventor failed to adapt)的评论文章称,虽然已经改名黑莓公司的RIM被很多人誉为智能手机的发明者,但在iPhone和Android崛起的今天,它却逐渐被市场淘汰,甚至难逃被收购的命运。究其原因,还在于内部的意见分裂导致决策速度放缓,多次丧失重要机会。

  以下为文章主要内容:

  去年末,RIM CEO托斯腾·海因斯(Thorsten Heins)与董事会碰了个面,商讨新手机的发布计划,希望以此重振公司命运。

  他的秘密武器是黑莓Z10,一款搭载玻璃触摸屏的智能手机。但据知情人士透露,RIM的一位董事却感到很沮丧,而且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RIM的文化出了问题,Z10就是最好的体现。

  这位董事正是迈克尔·拉扎里迪斯(Michael Lazaridis),RIM联合创始人兼前联席CEO。拉扎里迪斯在会上指着一款配有键盘的黑莓手机说:“我看好这个,它与众不同。”他又指了指一款触屏手机说:“我不认可这个。”

  拉扎里迪斯警告说,放弃深受企业用户欢迎的设备,转而开拓日益拥挤的触控手机市场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他的看法也赢得了一些董事的赞同。

  那一次的分歧折射出了RIM的衰落原因——这家已经更名为黑莓公司的智能手机巨头已然日薄西山。他们上周五宣布,第二财季亏损9.65亿美元,主要是因为Z10手机的巨额库存减记。为了压缩成本,该公司还裁员4500人,约占全球员工总数的40%。

  短短5年间,黑莓的市值就蒸发了750亿美元。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如此惨烈的状况?《环球邮报》的调查显示,该公司的一系列高层冲突制约了他们的研发能力,最终导致了加拿大头号科技公司的陨落。

  虽然曾经遥遥领先竞争对手,但RIM却固步自封,不思进取,最终沦落到如今的这番境遇。几年前,他们还是智能手机世界的主导: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是黑莓的拥趸。但在竞争对手相机崛起后,RIM却反应迟缓,屡次错失机会。

  就在上文提到的董事会议召开前几个月,海因斯和拉扎里迪斯还陷入了另外一场战略僵局,但那一次,他们共同的对手变成了RIM前联席CEO吉姆·巴尔西利(Jim Balsillie)。

  巴尔西利设想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让运营商推广RIM的BBM即时通讯服务,以此取代短信。这是一项全新的计划,如果RIM让BBM兼容其他品牌的手机,便可收取费用,从而获得新的利润来源。

  但这项计划却遭到了其他高管的反对。就在海因斯2012年1月出任RIM CEO后不久,便在拉扎里迪斯的支持下终止了这个项目。

  正因如此,巴尔西利才在几周后退出董事会,并切断了与RIM的联系。他在声明中说:“我2012年3月离开RIM的原因是因为公司取消了BBM的跨平台战略。”这也是他首次公开回应离职的原因。

  拉扎里迪斯则拒绝对董事会的问题发表评论,他本人也在今年3月卸任董事。

  如今,黑莓的前景充满了疑问。本周,多伦多投资公司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宣布将斥资47亿美元收购黑莓。但这项要约是有前提条件的,而且需要获得充分的融资。

  黑莓的衰落令一手创立它的拉扎里迪斯倍感痛心。他说在采访中说:“这深深地伤害了我。我不能想象员工们的想法。大家肯定认为,我们可能会分拆出售。滑铁卢会发生什么?加拿大会发生什么?谁能取代它的位置?”

     

     

  竞争加剧

  当iPhone 2007年初发布时,拉扎里迪斯正在家里的跑步机上一边锻炼,一边看电视。这款新产品有几个地方让他无法理解。所以,他那年夏天撬开了一部iPhone,并立刻感到无比震惊。他感觉,苹果公司把一部Mac塞进了手机里。

  对拉扎里迪斯来说,iPhone完全打破了常规。它的操作系统占据了700MB的内存,整个设备使用了两个处理器。而黑莓手机只有一个处理器,内存也只有32MB。与黑莓不同,iPhone具备功能齐全的网络浏览器,所以势必给移动运营商的网络造成压力。而RIM则使用了限制数据流量的简化版浏览器。

  “我说,‘AT&T怎么可能允许这种东西存在?这会让网络瘫痪。’”拉扎里迪斯回忆道,“事实上,之后的确出现了网络瘫痪。”

  在公开场合,拉扎里迪斯和巴尔西利都很轻视iPhone,还会抨击它的缺点,例如电池续航太短、安全能力不足而且最初缺乏电子邮件功能。这让他们成了外人眼中的自大狂。“这是一种营销手段。我们故意拿自己的长处跟他们的短处比。”拉扎里迪斯解释说。

  但在内部,他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据拉扎里迪斯回忆,他曾经对员工说:“如果这种产品形成气候,我们的竞争对手就变成了Mac,而不是诺基亚。”

  RIM很快就得到了与新对手竞争的机会。由于初期没有得到iPhone的销售权,Verizon无线的高管在2007年6月联系到RIM,询问他们能否开发一款“iPhone杀手”。这款产品必须具备触摸屏,不能用物理键盘。Verizon承诺将为美国的发布活动提供鼎力支持。

  RIM高管抓住了这次机会。巴尔西利在一次管理层会议上,将此称作是自从双向电邮寻呼机发布以来,RIM最重要的战略机会。

  这款产品就是黑莓风暴(Storm)。这是该公司当时最复杂、最有野心的一个项目,但参与该项目的一位黑莓前高管称,该手机的技术还不够完善。

  产品发布推迟了好几个月,在2008年美国感恩节前正式开售。但用户却怨声载道,纷纷抱怨触摸屏反应迟钝,毕竟那款产品只是用了一个处理器,所以难免运行迟缓。巴尔西利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声称这款手机的发布将“取得巨大成功”。然而,它的实际销量却落后于iPhone,退货率也居高不下。

  风暴手机似乎并没有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为RIM当时正处于全球扩张阶段。2009年,《财富》杂志还将RIM誉为全世界增长最快的公司。风暴发布一年后,市场研究公司comScore列出的全美消费者计划在未来3个月购买的5大智能手机中,有4款来是黑莓。



阅读完标题为(黑莓衰落幕后故事:内部分裂 意见不一)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