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 2012年邓亚萍参加央视《开讲啦》节目的录制时,面对“为什么每次转型,都转向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这个问题时说,自己之前在体育上的成功,来自“不断自我纠错。永远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所以她相信即刻也会成功,因为“行业不同,但成功的规律相通”。 但互联网是一个高度创意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绝非“勇往直前”这么简单。即便对人民日报这样年发行300万份,拥有28家媒体和一个上市公司的大型央企来说,也没有任何例外。 比如,钱绝对是一个很不容忽视的因素。2010年,时任人民网总裁的何加正,曾在国家启动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时表示,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资本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网站未来的发展。 “以前有很多战略性的规划,由于资金所限,没法实现,有了新的体制和机制,就可以尽快把人民网做大做强。”何说,“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都是非常艰难地走出来的。” 即刻搜索显然没有能复制上述几家国有新闻类网站的成功。没有迹象显示即刻搜索在几年的成长中究竟得到了多少资金,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母公司的账面来看,不会有20亿这么多。 但另一方面,搜索引擎确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互联网门类。比如邓亚萍曾希望利用的“后发优势”,其实并不真的存在。《浪潮之巅》一书的作者,前谷歌[微博]科学家吴军曾说,对搜索的理解,非搜索公司一般要比搜索公司差,而且即使比后者做得好,尚且未必能成功。做得不好就更不用说了。 这已经是一片典型的红海,市场领先的谷歌和百度公司高管均在不同场合分别说过,这两家公司已经不是单纯的搜索引擎公司。正如谷歌研究院主任彼得诺维格(Peter Norvig)曾说的,“我们没有更好的算法——我们只是有更多的数据。” 事实上,即便对资金和人员充足的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2013年也是梦断搜索的一年。仅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就有国内互联网市值排名第一的腾讯公司,放弃了自己的搜索引擎“搜搜”。紧随其后,云云搜索被新浪收购,而另一家大型门户网易也放弃继续使用自己的搜索引擎“有道”。 即刻现在的状态,很容易让人想起邓在《开讲啦》上说的,“压力无法承受的时候,就放一放。” 阅读完标题为(传邓亚萍传跑路:邓亚萍两年花光20亿已跑路 南都:没到那程度(3))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