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北京 > 正文

北京:垃圾分类为何效果不彰

2013-09-29 11:43 来源:网络 浏览:

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今年将达到2900个,占到北京4000个小区的近3/4;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开展垃圾分类达标试点、体验式教育、POS机刷卡积分换购物卡等等,但效果并不理想。

据住建部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75万亩。9月上旬,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大中城市为重点,建设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区)和生活垃圾存量治理示范项目。到2015年,3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左右。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要实现资源的转化,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就是垃圾分类处理。北京是2000年第一批全国垃圾分类处理试点城市,从2010年到2012年,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从600个增加到了2400个,今年还将增加500个,占到北京4000个小区的近3/4。2011年北京市还在1200个小区、1200个村庄开展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市财政投入4亿元。

这几年,北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从处理的成果来看,并不理想,北京目前垃圾填埋仍占到80%。那么,垃圾分类到底难在哪儿?建立长效机制的障碍到底是什么?

居民:垃圾分类太麻烦

9月19日下午5点,中秋节假期的第一天,北京市海淀区光大西园的宋师傅开始回收小区5号楼前的垃圾,摆放整齐的绿、黑、蓝三色垃圾桶分别标注着生活垃圾、回收垃圾、其他垃圾,但宋师傅并没有将垃圾桶里的垃圾分门别类直接倒入垃圾车,而是手拿专用的大夹子,重新分类。

“我们每天都要把居民倒的垃圾打开再分一次,现在天凉了,好多了,夏天那味道就能熏死人。有的人家分得很好,大部分人家什么都放在一个垃圾袋里,我们得一点一点拣,这也保证不了能把厨房垃圾分得很干净。”宋师傅说。

住在小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光大西园是北京市2010年命名的垃圾分类小区,当时每家居民都领到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册、两个家用垃圾桶和两卷垃圾袋,她还特别认真地看了看。为了做到垃圾分类,她在厨房放了两个垃圾桶,特别占地方。而且全家只有她分类,每次去倒垃圾她都要再分拣一次,感觉很麻烦。

记者在小区随机走访发现,虽然不少居民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是在投放时,厨房垃圾和其他垃圾并没有完全分开,多数桶里扔的都是混合垃圾。大家扔垃圾根本不看分类桶,离单元门最近的桶,垃圾也最多。“没养成习惯”“麻烦”是回答最多的理由。

据悉,城市 80% 以上生活垃圾从家庭中产生,社区是生活垃圾排放的主要源头场所。为了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分类“最后一公里”,2010年,北京市聘请了5000 多名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目标是:年底前,要让试点社区居民100%知晓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垃圾正确投放率达到90%以上。

然而,现实让这些数字都成了政府的美好期待。2010年,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在 600个试点社区1.3万多户居民中进行的垃圾分类调查显示,试点社区当年的生活垃圾虽然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但居民投放后由保洁员和分类指导员二次分拣的约占75.6%,而居民对分类知晓率(非常了解分类)只有15.5%,约60.1%的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知晓程度只停留在初步知晓阶段,2012年进行的回访显示,情况依然没有多大改变。

政府:垃圾分类是一场人民战争

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北京市垃圾分类正确投放率达到平均50%的水平。但同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份实地调研显示,仅有4.4%的社区做到了按标准分类投放。

为了健全机制,2012年3月,北京市正式实施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草案中原有对不实施分类的居民实施罚款一条,正式文本取消了,很多居民提意见说应以鼓励为主。某小区物业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使有罚款也没多大执法作用,你不可能每个垃圾桶派一个人去24小时监督,也不可能安装监控器,老百姓还是乱扔。

“让所有居民都行动起来,的确不易。”北京市政市容委固体废弃物管理处邓俊说,北京这几年也在实施垃圾分类小区开展“家庭妙招征集推广”“垃圾分类处理一日游”等活动,使大家自觉养成垃圾减量、垃圾分类的文明习惯。

除体验式教育外,北京市东城区在绿景馨园、绿景苑两个小区今年6月份开始采用POS机刷卡积分,获得的效果好一些。按规定,小区居民积分卡按门牌号实名登记,一户一卡,大家每天上、下午两个固定时段在收集站点进行厨余垃圾和可回收物投放。记者在绿景馨园小区南门北侧10米处的收集点看到,不到5分钟的时间,已有四五个居民走过来进行垃圾的分类投放。因为只有厨余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每投放一次可各累积1分,所以他们大都一手拎着剩菜剩饭、果皮菜叶之类的厨余垃圾,另一只手拎着纸屑、瓶子之类的可回收垃圾。垃圾分类指导员现场使用POS机对正确投放的居民进行刷卡积分记录,每个月满50个积分就能兑换10元京客隆超市购物券,不满50积分的有其他奖励。

“现在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处理的热情很高涨,每天小区回收的厨余垃圾量都在增加。”东城区龙潭街道办事处的曹主任介绍说,“垃圾分类是一场人民战争,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时间和耐心,只要路子对,一定会成功。”

更多的专业人士认为,垃圾分类应当做系统工程来做,并形成分类管理的链条。对此,邓俊也认为,北京要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长效管理机制,除了管理上要从现在由单一注重末端处理向系统管理转变外,还要提高全民对垃圾处理的知晓率和操作能力,搭建起社区与回收企业、民间组织、学校社团的联系桥梁,鼓励企业、NGO和学校参与到社区垃圾分类工作之中,制定定时定点投放制,建立长期持续监管措施,通过采取公布分类黑榜、混合垃圾加倍收费、强制参加分类课程等措施,适当增加激励或惩罚,督促居民自觉进行分类。

民间:希望引入市场化力量

北京市昌平区帕纳溪谷别墅区,有一座形似童话里小木屋般的建筑:灰色屋顶,实木墙身,绿色窗棂,并有一个动听的名字――“绿房子”。

这是一个人工垃圾分拣站,它承担的用途就是将从附近居民家中收集来的各类垃圾进行分拣、压榨,最终按照类别交予相关部门处理。“绿房子”门口摆放着四个垃圾桶,桶上分别标注着填埋垃圾、焚烧垃圾、有害垃圾和堆肥垃圾,这就是“绿房子”最终分拣压榨出的四种垃圾。

绿房子的主人叫黄小山,在帕纳溪谷是个名人,他的出名缘于2009年的一次冲突。那一年,他居住的小区附近要建设垃圾焚烧厂,他加入反建阵营,后因过激行为被开出了行政拘留5天的通知书。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垃圾分类为何效果不彰)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