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古迹  | 纪事  | 民俗  | 故事

> 京都 > 民俗 > 正文

老北京的入夏民俗

2013-12-20 10:32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回,转眼就到炎热的夏季了。 夏,有诸多的别称。我国最早的词义专著《尔雅》中,称夏为朱明、长赢、九夏、昊天等。《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敷与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轮回,转眼就到炎热的夏季了。

  夏,有诸多的别称。我国最早的词义专著《尔雅》中,称夏为“朱明”、“长赢”、“九夏”、“昊天”等。《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敷与万物”句;东晋的陶渊明《荣木》诗序有“日月推迁,已夏九夏”之句;明人高攀龙在《夏日闲居诗》“长夏此静坐,终日无一言”中把夏称为“长夏”。这长夏即指农历四五六月份的初夏、仲夏和季夏。

  古人把夏季最热的伏天称为“盛夏”,暑伏天时酷热难耐,人们盼着快点度过,故又有“消夏”、“消暑”之俗称。在汉代淮南王刘安制定出的24个节气中,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令。其中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45度,古人以此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志。

  农耕有三夏说,即夏收、夏种、夏管。《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立夏后是农忙季节,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早稻大面积栽插的关键时期,农谚有:“立夏三朝遍地锄”之语,并以立夏日的阴晴风雨占卜一年的丰歉,这时的雨水、雨量、风向与收成关系极密切。农谚就有“立夏东风雨涟涟”、“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指多雨)”、“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立夏不下,旱到麦罢”之说。

  所以自古以来,先民们都把立夏当作一个很重要的日子,立夏日形成为民间传统节日,有立夏节之称。可以说,夏是秋的坐骑,驮着变幻的云,急骤的雨,似火的骄阳,驮着生长、成熟、收获走在春与秋的征程上。

  立夏节,自古在皇宫及民间有很多礼俗、习俗和食俗。据《岁时佳节记趣》载:自先秦时起,各代帝王在立夏这天时,天子都要亲率文武百官、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举行庄严隆重的祭炎帝、祝融(传说的农作物祖师爷和火神)的仪式。届时,为表达渴望五谷丰登的祈望,君臣一律身着朱色礼服,佩戴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匹车子前往祭祀。

  “岂无九重居,广厦帘垂湘。冰盘与雪簟,激滟翻寒光。展转(辗转)苦热烦,心在黔黎旁。”清乾隆帝这首诗,较形象地描述了几百年前北京皇宫内外度夏的情景和一些民俗。那么在没有空调、电扇、冰箱这些现代化电器的年代里,人们是怎样度热夏抵御溽暑的呢?入夏后又有哪些民俗呢?

  搭凉棚挂竹帘糊冷布,是老北京入夏后的一个民俗。在《北京风俗杂咏》的《都门杂咏》一诗曰:“绿槐荫院柳绵空,官宅民宅约略同。尽揭疏棂糊冷布,更围高屋搭凉棚。”这首诗说的,正是旧京皇宫、大宅门、四合院及大杂院里的民俗。

  旧京时皇宫、大宅门里的宫殿及住房都宽阔高大,房子的门窗前都有很宽的走廊或凸前的房檐,那时的建筑规制,是“檐步五举,飞椽三五举;柱高一丈,平出檐三尺,再加拽架。”这样的建筑,运用了冬夏季日影的角度,使得房间内冬暖夏凉。

  入夏后,皇宫、大宅门、四合院房屋的门上都挂着湘帘、竹帘,将窗户拆掉或用棍支起来,大杂院房子的窗户则用很稀疏的纱布--俗称冷布,糊在窗框上并用纸和小木棍做成卷窗,这些习俗都为了通气纳风并可防蚊蝇。在皇宫、大宅门和四合院,还从农历四月起要在各宫殿上及庭院内搭罩上用布或苇席子搭制的凉棚,这些凉棚由专业的棚铺负责搭盖,一般在夏伏天后拆除。这凉棚既可遮挡阳光对房屋庭院的暴晒,又是供家人在院中乘凉和孩童夏日游耍之场地。

 

  另外,两千多年前的周代时便有贮水抵御溽暑之法。

  《周礼-天宫》中有:“鉴如瓶,大口,以盛水,置食其中,以避瘟气”的记载。在湖北的曾侯乙陵墓中,考古学者发掘出的青铜器中就有一个带夹层的冰酒的方形壶。唐宋代后,皇帝还有举行冷宴和赐冰给大臣的礼俗,明人刘侗的《帝京景物略》中就有“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的记载。清《燕京岁时记》也有“京师自暑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的记载。

  古时用的冰是天然冰,要先藏冰。自古以来各皇朝都建有“凌阴”--藏冰井、藏冰库。《诗经》载“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二之日、三之日即相当于农历十二月,凿冰之声咚咚,正月时藏冰于冰库。据《元和县志》载,“古时姑苏葑门外曾有座大冰库,内设窖24座,以按二十四节气。每遇严寒,戽水蓄于荡田,冰既坚,贮之于窖,盛夏需以护鱼鲜,并以涤暑。”

  明清时的老北京,就在什刹海等地建有雪池冰窖等以贮冰,宫内并设有管冰事的官员,谓之“凌人”,专管斩冰藏冰用冰等事宜。清代时的冰窖分为官窖、府窖(八大帽子王府自己的冰窖)和民窖。民国初时一些官府冰窖也由商家经营,从此天然冰向民间四合院、医院、饭庄、冷饮店供应,用于抵御暑热。同时,街市上也出现了冷饮食品。

  冷饮,古称冰食,约起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春秋末期时冰的用途已更广泛,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用冰镇米酒,在《楚辞》中就有赞赏冰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的记述,可见当时冷饮已流行,制作水平也很高。唐宋时,“冰食”品种更日益丰富,已有雪泡梅花酒、凉水荔枝膏、冰镇珍珠汁、冰调雪藕丝等品种。宋代时冰食更丰富,据古籍载,宋皇帝徽宗即因炎夏贪吃冰食,吃伤了脾胃,久治方愈。元代时,宫廷内已有冰酪等美味冰食。相传清末代皇帝溥仪酷爱吃西餐,他每餐都必食冰淇淋。

  清末民国时老北京街市上已有很多冷食店,已有雪花酪、刨冰、酸梅汤、汽水等物美价廉的消夏冰食向市民出售。“京都夏日,宴客之筵必有四冰果,以冰拌食,凉沁心脾。”据《燕京岁时记》载:“那时的四大冰食佳品,一是酸梅汤,二是西瓜汁,三是杏仁豆腐,四是什锦盘,均以冰镇之。”

  旧京时什刹海荷花市场是最大的冰食市场,什刹海会贤堂饭庄的什锦冰盘则闻名京城。“帝城六月日停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诗人杨万里的诗,正咏出夏日里御热溽暑喜用冰的情景。

  早先在立夏这一天,要在户外悬秤于大树下,为小孩及老人称量体重,以检验一年来身体是壮实了还是消瘦了,俗称“验一年肥瘠”。而妇女们则将秤悬于屋梁,以称量“品肥论瘦”,并相互嘻哈逗趣,似闺中嬉戏。蔡云的《吴觎》有诗曰:“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称人之习俗相传起源于三国时期,传说刘备死后,诸葛亮把刘备之子阿斗交给赵子龙送往江东,拜托阿斗的后妈孙夫人好好扶养,那一天正是立夏日。孙夫人当着赵子龙的面用秤给阿斗称了体重,并待来年立夏时再称,看增加体重多少。这称人之法后来传入民间成为立夏称人之习俗。

  斗蛋与疰夏绳,则是两种立夏日孩童们的习俗。

  每当立夏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将一些鸡蛋、鸭蛋或鹅蛋煮熟,在冷水里浸泡后,将蛋套上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们的脖颈上。四邻的孩童们三五成群欢聚在一起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地斗下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蛋头不破者为第一,称为大王,蛋尾不破者为第二,称为二王或小王,这种比试称为斗蛋。另外,相传瘟神嗜睡,直至立夏日方醒,醒来就散布瘟疫,孩童受害最甚。女娲闻之与瘟神辩理,瘟神无奈,应允凡立夏日孩童胸挂者一律不加伤害,这即是孩童挂蛋的由来。

  疰,中医指发于夏令的身倦肢软、食欲不振等症状。旧时用五色丝线于立夏日系于孩童的手腕等处,说这样即能消灾祈福不得疰夏病,这缠系的丝线人们称为“疰夏绳”,亦称为“长命缕”。

  立夏日旧时跟其它很多节令一样,亦有很多食俗,如立夏当天要喝“立夏粥”,吃“立夏饭”、“立夏狗”、“立夏蛋”,喝“立夏茶”以及立夏时尝鲜、尝新等食俗。

  老北京农村在立夏这天,要喝立夏粥。即在村中庙宇戏台前,或树林草地空旷处,挖坑坐锅点火起灶。由村中长者挨家挨户取来各种米和豆,用这百家米豆熬煮成粥,然后全村老少携碗筷来索一碗立夏粥。同时村里男女演出“社火”节目,届时喝粥声、歌舞声,欢声笑语热闹异常。一起喝立夏粥,既象征全村人和谐亲情,也是为保一夏天老老少少平安、无灾无病。

  旧时有一首打油诗曰:“一碗立夏粥,终身不发愁;入肚安五脏,百年病全丢。”这种喝粥确是一种安五脏、应时宜人、有利健康之俗。古今人们都视“粥”为养生佳品,古时曾有“家贫食粥,荒年账饥食粥,养生食粥”之说。

  吃粥正值春耕农作劳累后,是对人体最佳的滋补营养品。在民间还有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拌和白粳米或糯米煮成的五色饭,或用蚕豆、腊肉、春笋、糯米煮成的蚕豆饭,民间俗称“立夏饭”,也有用糯米粉捏成蒸熟的“立夏狗”,说小孩吃后像狗一样强壮,不得疰夏病。

  入夏后,人们有用一些早熟的蔬果尝鲜、尝新之俗。

  民间在立夏有“尝三鲜”之说,即蚕豆、苋菜、黄瓜的“地三鲜”,樱桃、枇杷、杏子的“树三鲜”,海蛳、河豚、黄鱼的“水三鲜”。还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立夏吃桑葚樱桃等食俗。

  在老北京入夏后四五月开始,胡同里就会有很多来自郊县的农民挑着挑儿,出售早熟的蒜苗、黄瓜、香椿、豌豆、蚕豆、韭菜等青菜。亦有高声吆喝“杏儿果蜜哟”、“红樱桃来大桑葚儿哟”、“江米藕”、“大黄鱼哟”等卖水果海产品的。家庭主妇、孩子们从四合院听到吆喝声,纷纷走出购买,都只为了一个尝鲜尝新。

  北京的桑葚儿、樱桃,清代时曾被奉为皇家贡品。桑葚产于地处永定河畔的大兴县,因土质等种植的优越条件,旧时黑白红各色桑葚产量很高。樱桃产地则在门头沟的樱桃沟村,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至今仍有占地一千亩种植樱桃。桑葚味道甘甜,樱桃色艳酸甜,曾是皇宫中及平民百姓喜食的营养水果。

  入夏后北京之热与日俱增,也正是柳绿花红百花绽放之时。元明清时皇族们要到西山的皇家园林避暑,文人墨客也爱到古寺中乘凉,如纪晓岚、曹雪芹,就都去过什刹海寺卧佛寺中当寓公避暑。一些名人学子百姓,也登妙峰山去娘娘庙或大觉寺、潭柘寺等地拜佛上香,观景赏牡丹芍药花品茗游乐,还有一些百姓爱到城郊的菱角坑、葡萄园、二闸、高梁河旁以及什刹海积水潭等地纳凉休闲,赏荷观戏游乐以消夏御热,旧时成为老北京一道别样民俗风景。

  在五月初五端午节后,即是夏至节。夏至跟冬至一样自古流传有夏“数九歌谣”,数九歌中也有很多盛夏时的民俗。

  最早的夏九九歌见于宋代陆泳撰著的《吴下田家志》,而后清人杜文澜撰著的《古谣谤》里也选有夏九九歌。即从夏至后起“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如甜蜜;四九三十六,争向街头宿;五九四十五,树梢轻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夏至尝黍,端午食粽”是盛夏时的食俗。古时当黍等农作物登场时,自周代起夏至日,天子要在夏至举行尝黍仪式,古人有尝黍吃鸡和祭祖的活动,人们将黍包成形如牛角的“角黍”祭祖后尝食。

  另外,老北京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民谚,夏至这天北京四合院大杂院里的食俗,多是吃手擀面或揪面片儿,用凉开水淘过后用芝麻酱或肉炸酱、黄瓜丝、小萝卜丝、青蒜拌食。唐代杜甫喜食槐叶冷水淘面,并有“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人鼐资过热,加餐然欲无”的诗句。可见,制作简捷又营养的面条,自古至今都是百姓们爱食的夏日食品。

 
 



阅读完标题为(老北京的入夏民俗)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