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城的五大“镇物”,指的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觉生寺(大钟寺)的大钟;永定门的燕墩;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景山。 数百年来,在社会上还广为流传着另五大“镇物”。一是永定门外的燕墩,二是东安门内的沙滩银闸,三是新街口的铜井,四是德胜门外的铁影壁,五是东直门外的铁塔。 明清时,北京城出现了五大镇物,当时按道家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在北京的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设置了五个镇物,用来震慑妖魔,以确保京城安全。东方属木,镇物是广渠门外神木厂的金丝楠木;西方属金,镇物是觉生寺(大钟寺)的大钟;南方属火,镇物是永定门的燕墩;北方属水,镇物是颐和园昆明湖边的铜牛;中央属土,镇物是景山,景山聚土为镇山。 永定门外的燕墩与前文相同,不再重复。沙滩的银闸在东安门内沙滩南,今公安医院附近。据《北平游览指南》记载,当时建在皇城河道上的银闸横梁正中镌有“银闸”二字,上首亦镌“大元元统癸酉秋奉旨筑银闸一座”。用纯银造闸,造价之高,规模之大,实属罕见。古代的桥闸一般为木质结构,但易糟朽。元代中期后,遂改为石质。除此外还有用铜来建闸的。而用银建闸的独此一处,实在令人瞠目。 新街口的铜井,位于西城区北部,为正黄旗地界。据《燕京访古录》载,铜井胡同内原有铜制井圈,外方内圆,上刻“大元至顺辛未秋七月赐雅克特穆尔自用”。此外,东起西海西沿,西至新街口北大街,在清代称为小铜井。值得一提的是小铜井东口有梁巨川、梁漱溟父子故居。梁巨川为清末学者,曾在民政部供职,1918年感于世事污浊,愤而投积水潭自尽。后人在投水处立碑,并在其生前所居的书斋屋廊下悬一横匾,上书“桂林梁先生读书处”,左右配以对联,上联“忠于清所以忠于世”,下联“惜吾道不敢惜吾身”。 德胜门外的铁影壁,为元代所造,宽3.6米,高1.9米,表面呈黑褐色。乍一看,真好像是铁铸的,其实是一块火山岩。雕刻者用古朴的刀法在上面雕有精美的图案,正面是一只大狮子和三只小狮子在树下滚绣球,反面是一只麒麟卧于苍松下。铁影壁原为元大都健德门(今德胜门外土城豁口)内一古庙前的影壁,明初徐达改建北京城,北城墙向南移动,故被移动到德胜门内,做了护国德胜庵的照壁,庵前的街道也随之改为铁影壁胡同。1947年铁影壁被移至北海公园北岸。1986年从铁影壁胡同找回原来的基座,得以复原。 东直门外的铁塔,位于下关的一个高坡上,塔内供一胡头陀,相传为建文太子像。附近居民均称其为“肉胎佛”。说是铁塔,其实是指塔尖即塔的上半部分而言。它用铸铁浇注而成,长约4米左右,形状与北海的白塔相同,但颜色因铁铸而呈黑色。塔顶华盖处有一圈铁铃,北风一刮,叮咚作响,浑厚悦耳。塔的下半部分是垂直的八棱柱体砖石结构。此塔造型独特,砖石与铸铁浑然一体,显得古朴庄严。 至于铁塔的来历还有一说。传说在义和团后期,大师兄铁塔率领的一支军队战败,被清军追至东直门外的荒郊野地。身负重伤、精疲力尽的铁塔一坐下就起不来了,被赶来的清军杀死。清军把铁塔的头颅割下向其主子请功领赏去了,只留下一具肉身却不腐烂。后人便在铁塔被害之处修建一寺,将铁塔的肉身供奉于寺,并为铁塔安上一颗木制的头颅。寺门就以铁塔的名字来命名。该铁塔于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 阅读完标题为(老北京城的五大“镇物”)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