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古迹  | 纪事  | 民俗  | 故事

> 京都 > 故事 > 正文

禅境莲花 ——什刹海宗教建筑撷趣

2013-12-20 10:17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海潮庵 汇通祠 早年间,什刹海周围并非只有一个广化寺,相反,环湖四周最多时曾建有各种寺庙58处。而什刹海一词,据说就是因为当时这里有十座古刹而改名的,刹者,即寺庙

禅境莲花 ——什刹海宗教建筑撷趣[墙根网]

海潮庵 

禅境莲花 ——什刹海宗教建筑撷趣[墙根网]

汇通祠

     早年间,什刹海周围并非只有一个广化寺,相反,环湖四周最多时曾建有各种寺庙58处。而“什刹海”一词,据说就是因为当时这里有十座古刹而改名的,“刹”者,即寺庙也。今天存留下来的尚有十余座,以前海和后海为密。只是大多规模不大,目前大部分成了大杂院,住满了居民。
     在什刹海周围的众多寺庙中,寺是供奉佛的地方,而庙则是祭祀和礼拜有功于国的历史人物,纪念国殇、忠者的地方。如关帝庙祭祀关云长,火神庙祭祀火德真君祝融。这些神往往都是人的偶像化,而寺里的佛、菩萨则是超然世外的,拜佛是精神空灵的追求。祠堂,有家庙的性质,但也不都是家庙,如贤良祠,祭祀者多为皇族中有重大贡献者。清代殉难的云贵总督明瑞成为旌勇祠中的被供奉者。另外,恭王府、醇王府等王府内,都有祭祀各自祖先的祠堂,每逢忌日,家庭上下聚集于此,烧香焚纸,三跪九叩,但不对外。
     其实,在老北京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诺大个北京城,论起房屋数量来,占头一位的是居住,其次就是各种庙宇宫观之类的宗教建筑。据说,当年往京城任何地方一站,东西南北随便一个方向,走出去不过百米,肯定就有一个寺庙。北京寺庙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北京城的寺庙多,说明它与北京人生活关系的密切。在什刹海河边,不仅三教九流,各个阶层的人家都有,而且还有会贤堂、荷花市场等这样的公共场所。面对如此众多的人群,需要他们支持的寺庙自然也会聚拢于此。所以,什刹海边寺庙众多,也就是不争的事实。

     一、嘉兴寺莲池送终归
     嘉兴寺的遗址在今天的北海宾馆处,建于路北的一座高台之上,以承办停灵暂厝而闻名。其正门位于寺的南面,山门即为天王殿,上悬蓝地金字“嘉兴寺”的大匾,东西各开一方便小门,上书“不二法门”。寺建于明弘治年间,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皇城拆除,于是又在寺的西侧开一大门,进门洞往西即可看到天王殿西山墙上的“天地昼夜六时大地一切皆欢喜恒吉祥”横额。
     天王殿北边是三开间的二殿,供的是如来佛,东配殿是客堂,后殿三间供奉三世佛。嘉兴寺共有三座院落,面南坐北一字排开。除了上面说到主寺位于紧西头外,以东还有中院,主要供奉关圣帝君和观世音菩萨等像。再东的院落为传统的大型四合院式格局,包括寮房、斋堂、庖厨、仓库等。庙后是一大片菜园(今当代中国研究所),所以有条件为主雇提供浮葬之地。在近现代名人中,曾有袁世凯的五姨太、大阿哥溥隽、著名学者刘半农、沈兼士、朱自清以及鲁迅的母亲等在这里停灵治丧,或暂时浮葬,以便日后迁回原籍。1949年以后,任弼石、载沣、齐白石、梅兰芳等也曾在这时里举行过公祭仪式。
     嘉兴寺除了可以承办丧葬业务之外,还以夏季可供参观莲花而著称。每到夏季,方丈院内十多大盆的莲花竞相怒放,而且品种不同,等待着一批又一批来“借佛赏花”的人们。由于该寺方瑞,崇辉两位主待广结善缘,精于经营,所以,占地大约20亩,规模并不大的嘉兴寺却很有知名度。直到“文革”爆发,嘉兴寺殡仪馆才完全停办,进而改为塑料纽扣厂,继而更新为宾馆,全部改建为楼房,仅保存了山门殿与门前的大槐树。

     二、广化寺高僧施善缘
     沿着嘉兴寺西侧的旌勇里一直往北,穿过几条横向的胡同,就来到了广化寺。
     广化寺是一座与鲁迅紧密相连的著名寺庙。据《鲁迅日记》记载,1912年和1913年这两年,鲁迅是广化寺的常客。因为时任北京政府教育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的科长鲁迅主管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工作。1912年8月20日,在京师图书馆即将在广化寺正式开馆前,鲁迅陪司长来此视察。鲁迅为这座国家级的图书馆建设和发展花费了很多心血,七天后该馆正式对外开放。但由于地理位置较偏,交通不便,加上馆址靠近什刹海,地面潮湿,不利于书籍保护。开馆后不久,鲁迅又忙于为该馆寻找新的馆址。
     广化寺由元代的一位高僧托钵化缘,用一生得来的布施修建而成,故名“广化寺”。寺门前有一红色大照壁,如果没有这个照壁,面对的正是碧波荡漾的什刹海。寺内共五进院落,还有东西旁院,西院住人,东院存物,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最后一次扩建是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据说寺的大施主是恭亲王奕訢,他每次下朝后,总是先到这里休息、喝茶。为此,广化寺在京东有十顷香火地,雇当地农户耕种,寺里收租提供僧人吃粮。恭亲王还赐给寺里许多宝物,如大雄宝殿里的紫檀雕的供桌,殿外摆放的青花瓷大鱼缸等。恭亲王对广化寺的喜好也传给了自己的子孙。直到上世纪40年代,他的孙子大画家溥心畬每年还到寺里来消夏。因此,寺里的僧人几乎每人都有他的赠画。
     关于广化寺与周围平民百姓的关系,除了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的盂兰盆会以外,还有每年冬天的开粥厂,向穷人舍糨。每当舍粥的时候召来很多人,以孩子为主。粥比较稠,挺实在。
     “文革”期间,广化寺在劫难逃,全部塑像均被砸毁。一晃30多年过去了,如今广化寺又复为佛门净地,成为北京佛教协会的办公处。

     三、海潮火神遥相望
     2001年初夏,笔者从前海西岸经过时,见路边的一座院落大门上写满了毛笔字,破旧的门框上钉着一块蓝底白字门牌:海潮庵10号旁门。
     “海潮庵”,多么富有诗味的名字,它有如海面上吹来的一阵清风,使人顿时生出爽朗清幽的情思。后来查资料得知,海潮庵是坐落在前海以北银锭桥胡同内的一座明代寺庙建筑,现为民居。除了山门已毁外,其它殿宇居然还在。
     而在这座富有诗意的寺庙东侧,隔着什刹海水,面东可相望的,即是著名的火神庙。“火神”者,又称“火德真君”,是全面掌管火的神祗。由于火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所以无论中外,火神都倍受崇敬,如西方的普罗米修斯,中国的燧人氏等。什刹海畔的这座火神庙最早建于唐贞观六年(632年),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比北京现存的另一座唐代寺庙——法源寺还早14年。到了明代,火神庙经常为皇家祈建“皇图永固,帝道遐昌”的盛大道场,其主持也是由朝迁钦定的,从而,这座火神庙拥有了浓厚的皇家御用的色彩。明万历三十年(1605年),皇家出资,将原来殿顶上的灰瓦改为玻璃瓦,并“改增碧瓦重楼”,使得火神庙的殿堂更加宏伟。到了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又将山门以及后阁加上了黄瓦,其皇帝敕建色彩更加浓重。
     经过修建,火神庙的建筑格局基本定型。庙的山门东向,山门内外原各有一座高大的三门式木雕牌坊。全庙为三进院落,四层大殿。最南端临河处为北向的隆恩殿,内供道教护法,也是火神之一的王灵官。与其相对的是火神殿,即庙的主殿,内供火德荧惑星君。殿内天花板正中有一座京城罕见的藻井,蟠龙精雕,覆盖金漆,光彩夺目,可与智化寺内被美国人买去的那座相媲美。第三层为二层楼的斗姥阁,东西各有三间配殿。末一层也是两层楼阁,称“皇极殿“。明万历和清乾隆皇帝都为此题过匾,所以规格较高,为绿琉璃瓦黄剪边,殿内供玉皇大帝。阁下两侧连廊各开一掖门直通庙后的水亭(现已不存)。
     之所以将这样一座以祭祀火神为主的寺庙设在什刹海水边,其基本用意就是以水镇火,说明人们敬火神又畏火神的心理。据说,这种以水镇火的办法有三:一是庙内殿宇顶上的琉璃瓦的颜色中有黑色,黑色在五行中从水,借以表达以水镇火之意。二是火神殿屋顶上的藻井,正中雕的盘龙正好可以镇水。三是庙后有可以北望的水亭,如此的命名也含有以水镇火之意。
再从庙外的环境看,其西、南面临水,庙门朝东,东方有海,主“大水”,北面有水亭,含“水”。如果说西、南是面对明水的话,那么东、北面方向则为暗水,火神庙就处于四方之水的包围之中,就连庙门的朝向也体现的是这一主题。因为正常情况下,既然已经是坐北朝南,那么山门理应开在正南方。然而,火神庙的山门却开在了朝东的一面。实际上这是在回避“南方丙丁火”的说法。因为依照这一说法,南方正是主火的,当然应该回避了。
     由于火神庙靠近水边,自然就成为什刹海地区搞中元法会的好地方。据1936年8月29日《北平晨报》一篇文章的回忆,清朝末年慈禧专政时期,这里曾搞过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法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中元节,就在火神庙山门外,搭起了一条十丈长的超大型法船,有五丈高,底座是由48张方桌拼成的。上面用木料、秫秸、布、绸等糊成船形,并经油漆彩绘,极为工整,船舱内外是各种鬼神,令人生畏。尤其是船头那面目狰狞的开路鬼,手拿叉,腿单翘,显得格外招人,离着老远都能看到。这座超大型法船招来了很多人,自后门桥至鼓楼,道路中间,屋檐下,到处都站满了人。晚上烧法船之际,高高的火苗卷起的热浪扑人脸,人群骚动,秩序大乱,伤者无数,被踩死的也不少。次日凌晨扫大街时,被丢弃的鞋袜装满了十几箩筐。这条大法船共烧了6个多小时,花费白银五万两。
     民国以后,火神庙失去皇家的庇护,地位一落千丈,各种铺户从三面包围了它,只剩下了东侧的山门。
     火神庙内常年挂着“专应道经”的牌子,道士们走出庙门,到民间去经办各种丧葬白事。
     1949年以后,火神庙改成了派出所,道士们则被挤到了二院的东配殿内,至于来庙烧香和外出办法事的活动则一件也没了。

     四、汇通祠镇水入瀚海
     总体上来说,什刹海周围的寺庙大多离河沿较近。如位于后海南沿26号的丰泰庵,坐南朝北,临着的就是后海。最远者,离水边也就是几分钟距离。然而,要论起寺庙周围环境最好的,无疑要算是汇通祠了。
     汇通祠初建于明朝的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汇通祠原名为“镇水观音庵”,由于当初负责修建此庵的姚广孝本系佛门中人,因此建此庵以求镇水之用。那么,为什么“镇水观音庵”又改名为“汇通祠”呢?这是由于此处的特殊功能决定的。
     “汇通祠”一名是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建镇水观音庵时起的。意思突出水关汇聚,通畅的作用。这可从乾隆御制的汇通祠诗中来证明——
“潴(即水停聚的地方)蓄长流济大通,澄潭(即积水潭)积水映遥空。为关溯涧应垂制,因葺崇祠喜毕工。”
     汇通祠被后人叫惯了,知道“镇水观音庵”名字的人反而不多了。祠为两层院落,朝南的山门内,有正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后院正房为两层木结构小楼,如今被辟为郭守敬纪念馆,东西也是厢房。建筑一律为灰筒瓦,绿琉璃瓦镶边,建筑则为红色土墙。周围的山上是郁葱葱的绿树,山石掩映其间。从什刹海西望,这里远映西山,南临清波,仿佛水从西山而来,最终归入翰海。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北京市政府决定恢复汇通祠。其外部做装饰处理,有如昔日的城墙,上建有堞口,地铁出站口就在墙内的拐弯处。上面则掩以上坡,种树木,置山石。山顶新建的汇通祠被改为郭守敬纪念馆,汇通祠下作两层地下结构,各层分别有出入口,以利于采光。它的重建不仅使什刹海地区又多了一处风景点,而且与北二环路上的雍和宫、德胜门一道,使古都风貌又增添了新的颜色。

     五、城隍庙的烧火判
     过去,北京人称什刹海为“十刹九庵一座庙”,说的是什刹海名称的来源及其构成。“十”是一个大数,其内容的丰富不仅仅反映在数量上、形式上,更体现在活动上。这当中,除了前面提到的烧法船外,值得说的还包括宛平县城隍庙的烧火判。该城隍庙位于嘉兴寺的东边,离今天的什刹海体育学校很近。清末、民国年间,城隍庙的烧火判是上元灯会期间的一项特色活动。“判儿”者,即佛、道两教所指的阴曹地府中的判官。“火判”,就是一尊泥土塑成的判官造型。中空,可放煤炭。每年的旧历正月十三至十七日。宛平城隍庙院内都会塑这么一位“火判”。坐像高三四米,手里拿着勾魂牌,上书“你来了?正好拿你。”
     每当夜幕降临,火判体内就填满了煤炭。天黑透时,火判体内的煤炭被点燃。转眼间,只见火判儿遍体被烧的通红。火苗从鼻子、耳朵、眼睛和嘴等部位喷吐出来。所以来借喻火判儿的火眼金睛,以及违法者将在阴曹地府遭火烧油煎的警戒作用。这项活动既是一种宗教宣传,同时也是民间娱乐节目,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有机结合。

     结语
     早年间,尤其是明清两代,什刹海周围的寺庙陆陆续续建了不少。翻开这两代人写的书,这方面的记述比比皆是。
     “宛平县署……迤东有白马黄帝庙,随旧基也。药王庙东濒什刹海,俗称南药王庙。旌勇祠祀将军明瑞等,贤良祠祀怡亲王等”(《顺天府记》)。
     “自地安门桥而西……沿后海之北岸……曰广化寺,今为协和修道院。又西曰鸦儿胡同,龙华寺在焉。又西曰甘水桥,有瑞应寺……再西为心华寺。其北有庙曰十刹海”(《燕都丛考》)。
     “十刹海后即佑圣寺,在德胜门大街路北……稍东为寿明寺,又德胜门内有德胜桥,桥东不数步有永泉庵……”(《日下旧闻考》)。
     类似记述实在太多,上面所举的几列,只能算是什刹海地区寺庙文化丰富内容中的极小极小一部分。正由于什刹海周围寺庙多,所以这一地区以寺庙命名的街巷也多。以清末为例,与寺庙名称有关的街道就有——南药王庙胡同(在龙头井)、贤良祠夹道(在东官房)、褒忠祠(在枪厂大坑)、中药王庙胡同(在羊房胡同)、广化寺胡同(在鸭儿胡同)、海潮庵胡同(在银锭桥胡同)、槐宝庵胡同(在大金丝胡同)、马神庙胡同(在蒋养房)、观音寺胡同(在东明胡同)、药王庙街(在旧鼓楼大街)。此外,还有高庙胡同、高庙后身、净业寺胡同、净业寺夹道、清虚观胡同,等等。尽管这些寺庙有的已不存在,有的虽存在也改成了大杂院,但就是这些以寺庙名称命名的街巷本身,就足以体现出什刹海地区悠久的历史和幽雅清净的特点。



阅读完标题为(禅境莲花 ——什刹海宗教建筑撷趣)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