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于1977年在莫斯科召开的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的,从1978年开始每年举办。到今年的5月18日,已是第32个世界博物馆日。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展示文明成就的重要窗口,是全民族文明记忆的实物体现,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具有重大作用。北京各类博物馆已超过150座,从数量和种类上仅次于伦敦,位列世界第二位。 在刚刚度过了世界博物馆日之际,让我们从地理变迁的角度,介绍北京成立最早的几家博物馆所在地,探寻它们的发展变化。 故宫内曾有筹备最早 开馆最晚的历史博物馆 ■在国子监成立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筹备处 在安定门内大街北段路东,有一条东西向的街道。街内有四座宏伟的牌坊,在北京二环路内仅此一例,这就是著名的国子监街。在这条古老的街上,路北有始建于700多年前的国子监与孔庙两大皇家建筑群。国子监在孔庙西侧,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是官教合一、监学合一的皇家大学。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1905)立学部,废国子监,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的使命才最终结束。 国子监内曾设有我国第一座国立博物馆——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那是在辛亥革命后的第二年,1912年的7月。我国的文物收藏和保护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王室、宗庙、府库已收藏文物珍品。宋朝后,以官僚、士大夫为主的私人收藏,也渐成风气。但这些收藏始终为皇家或私人所专有,不向社会开放。戊戌变法以后,西方先进思想迅速传入我国,为了开启民智,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仿效外国开办博物馆的主张。光绪三十一年(1905)状元张謇奏请皇太后、皇上“在京师设立帝室博物馆”,但未被采纳。同年,他在自己的家乡南通建立“南通博物苑”,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现代意义的公共博物馆。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为许多新事物在中国出现创造了条件。1912年6月,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提出筹建国立历史博物馆。7月9日,筹备处在国子监成立,任命胡玉缙为筹备处主任。胡玉缙曾任清末学部主事、礼学馆纂修,后任京师大学堂讲习。蔡元培邀请他到教育部就职,还发生过一段有趣的误会。1912年3月蔡元培在报上读到胡玉缙写的《孔子商榷》一文,见解独到,文笔畅达,他很欣赏,便吩咐承政厅发函,请胡玉缙来部任职。不料,胡接到函后不仅没有接受,而且回了一封措辞严厉的抗议信。 原来问题出在那封邀请函上,邀请函文为:“奉总长谕:派胡玉缙、王丕谟接受典礼院事务,此喻。承政厅谨传。”胡玉缙在信中质问蔡元培:“我曾经在前清学部任过职,前清学部与今天的教育部原无继承关系,不知从何‘谕’起?……‘谕’字乃继承灭亡的清朝陋习,现在民国制度虽未完善,而带有专制性质的字样必须摈而弗用……”蔡元培接到胡玉缙的回信后,深感不安,邀请函虽不是他所拟,但他立即给胡玉缙复信表示歉意,并希望胡能以大局为重,来教育部工作。蔡元培态度非常诚恳,胡玉缙欣然答应到教育部任职。国立历史博物馆要筹备,蔡元培立即想到这位博学而具有民主精神的胡玉缙,任他为筹备处主任。 鲁迅先生当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佥事兼第一科科长,主管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及文物、文艺等事务。他对历史博物馆的筹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亲自参加规划,并将珍存的古物赠送给该馆。 在乱世下博物馆的筹备工作一波三折。1915年袁世凯恢复帝制,筹备工作被迫中断。1917年张勋复辟,筹备工作再次中断。 1918年因国子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筹备工作转至故宫午门。北京局势动荡不定,但筹备工作一直在艰辛地进行,至1926年,馆藏已收集到数万件,决定开馆展出。 ■国立历史博物馆曾设在紫禁城午门 午门是宫城正门,位于天安门与端门之北,俗称五凤楼,平面呈倒凹型,形似宫阙。高大的城台上正中建重檐抚殿顶大殿,左右凹字转角处及前端各建一座重檐方亭,亭殿之间有廊庑相连,轮廓错落,巍峨壮观。其三面围合的广场内是朝廷举行班师、献俘、颁诏及廷杖朝臣之地。在端门与午门之间,两侧都建有东西朝房。 筹备14年之久的历史博物馆,决定在午门开馆。端门与午门间的朝房为库房。但在开馆之前,经费又出了问题,博物馆再次面临窘境。危难之时,实业家洪业伸出了援助之手,捐助了开业经费,这第一个国立的历史博物馆终于在1926年10月10日开馆。 国立历史博物馆1929年改名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后又数度更名,在战乱与经费困难中惨淡经营。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10月更名为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博物馆捐赠文物,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如吴晗、邓拓、齐燕铭、翦伯赞、侯外庐、贾兰坡等都作为历史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馆内的研究工作。 ■毛泽东两次亲临午门的北京历史博物馆 解放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基本建设,出土了许多珍贵文物。1954年“全国基本建设中出土文物展览”在午门历史博物馆展出,引起轰动。5月2日、22日毛泽东主席曾两次亲临展会。关于毛主席游故宫,社会上有许多逸闻传说,但有正式记载的仅此两次,而且仅是登上了午门。 1958年,国家决定在北京历史博物馆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历史博物馆,并将建馆工程列入国庆十大工程。经过不到一年的紧张施工,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东侧。这座建筑分南北两部分,北半部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南半部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正面有 24根高大的方形廊柱构成西门长廊,将建筑连为一体,与广场西面人民大会堂的圆形门柱交相辉映。 中国革命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于 1969年9月合并,改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1983年,两馆恢复独立建制。2003年2月28日,两馆再次合并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如果从1912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算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已走过近百年的历程。 记得我第一次参观历史博物馆是1955年上小学六年级时,年轻的历史老师带着我们登上午门门楼,我们好奇地看着那些出土的秦砖、汉瓦、青铜器……至今也已50多年了。后来我多次走入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历史博物馆,一次次地感受着我国文明的博大精深。现在,国家博物馆正在扩建,还未开馆。 紫禁城内曾设有 北京最早开放的博物馆——古物陈列所 ■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清廷古物盗窃案,促成了古物陈列所的建成 在成立了第一座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之后,筹设古物保存所的事又被提上日程。1912年10月,内政部向总统报送了筹设古物保存所的呈文。不到两年时间,1914年保存所开放,开放时名为古物陈列所。从呈文时的“保存”到开放时的“陈列”,虽仅两字之差,性质却从“收藏”转为“展示”。名称一变,性质迥异,古物陈列所具有了现代博物馆的功能。 古物陈列所何以建成如此迅速?这与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的清廷古物盗窃案有关。1913年夏,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古玩市场上,大量出现避暑山庄的文物,一时间盗卖山庄文物成为古玩行内尽人皆知的热门生意,引起社会各界严重关注。各界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将热河(承德)避暑山庄文物和奉天(沈阳)故宫遗留文物“由民国政府备价收归国有”,并运京保存、展出。 从1913年10 月始,内政总长朱启钤数次派人前往热河、奉天,将20余万件铜器、瓷器、珠宝、书画等珍贵文物,安全运至北京,“均告无恙”。 ■古物陈列所在紫禁城前朝开馆 在朱启钤的主持下,在著名画家、曾任清内务府盛京行宫总管的金梁参与谋划下,由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内拨给二十万元为开办费。1914年10月,古物陈列所在紫禁城前朝部分开馆了。 进了午门就到了真正的宫城——紫禁城了。古代认为紫微星在北斗星之北,居于天庭中央,为群星拱卫,是天帝所居之处。帝王为天帝之子,帝王所居的宫殿称紫宫,它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城,因而宫城称为紫禁城。 辛亥革命胜利后,已退位的清帝仍暂住在紫禁城内廷部分,而前朝部分归中华民国所有。居于内廷的小朝廷,照样过着奢侈的生活,民国政府每年供给400万两银子仍不够用,宫内的古玩珍宝不断被变卖。清室盗卖国宝的行为引起各界愤懑,纷纷吁请政府严加制约。蔡元培等学者提出向西方学习建博物馆,陈列展出宫中文物。 古物陈列所的展室,主要在前朝三大殿两翼的文华殿与武英殿内。开馆前仅将殿堂进行了简单维修,添置了陈列柜。文华殿在太和门东墙外,是一组由文华门、殿堂、配殿和廊庑组成的长方形院落,曾是东宫太子读书处,清代曾是会见外国使臣的殿堂。在文华殿后明代建有藏书楼,收藏《永乐大典》,明末时楼毁。清乾隆年间仿宁波天一阁重建,名文渊阁,藏有珍本《四库全书》。 在武英殿西侧,原有咸安宫,康熙的长子曾被囚禁于此,清末此殿毁于火灾。1914年在咸安宫旧址上建宝蕴楼,作为储藏各种珍贵文物的库房。 在紫禁城前朝部分开馆的古物陈列所,不仅是北京也是全国第一座开馆的国立大型综合博物馆,又是全国第一座宫廷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创造了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多项第一。 历经坎坷的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在紫禁城内廷开馆 在古物陈列所开馆后的11年,即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于紫禁城内廷设立。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囚禁了贿选总统曹锟,组建摄政内阁。11月5日,冯玉祥采取果断措施,将溥仪驱逐出宫,执行此项任务的是首都警备总司令鹿钟麟。他向清皇室宣布了宫内藏物的处理规定:清室私产归清室享有,一切公产归国民政府所有。设立清室善后委员会,专司宫内藏物的清理、公产与私产的区分。11月7日摄政府命令:所有接受公产,责成该委员会妥善保管,俟全部结束,即将宫禁一律开放,备充图书馆、博物馆之用。但在此后的近一年里,关于宫内藏品的区分与保管,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清朝的遗老旧臣主张清室多分古物,他们四处运动,不遗余力。他们在段祺瑞、张作霖的放纵下,更妄图恢复旧有的清室优待条件,使溥仪重新入宫。亲日的《顺天时报》竟以国内政局混乱为由,主张国宝“由最近之日本民族代为保管责任”。在此混乱之际,孙中山北上到达天津。他两次明确表示:“修改清室优待条件、请溥仪出宫顺乎民心,合乎情理。”孙中山的严正态度,使顽固势力不敢再为所欲为,善后委员会顺利进行宫内物品的清查。 然而孙中山先生病逝后,复辟势力重又抬头。善后委员会委员长李石曾召开会议,磋商应对办法。委员一致同意,尽快成立博物院,使溥仪不能回宫,保护国宝安全。会上正式议定博物院的名称为“故宫博物院”,因院址在故宫,保藏的又是故宫的文物。会上草拟了《故宫博物院临时董事会章程》,遴选了21名董事,都是军政要人与社会名流,如鹿钟麟、张学良、蔡元培、熊希龄、于右任等,并决定博物院于10月10日正式开院。 1925年10月10日午后,故宫博物院开院典礼在乾清门内进行,应邀出席的有各界贵宾3500名。当时报刊称,北京城内万人空巷,趁此以一窥数千年神秘之蕴藏。 ■毛泽东的老师易培基任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 开院后的故宫博物院仍步履艰难。 1926年“三一八”惨案中,段祺瑞以“共党嫌疑”罪名,缉拿故宫博物院理事长李石曾和博物院古物馆馆长易培基,两人只得离京南下避难,故宫博物院失去首领。 1928年,南京政府的某委员提议,将故宫改称废宫,并废除故宫博物院,拍卖故宫及藏品,舆论一片哗然。后在易培基、张继等奔走呼吁、据理力争下,南京政府否决了这一提议,故宫博物院得以保留,并任命易培基为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 易培基是毛泽东母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他曾教过毛泽东3年国文,十分欣赏毛的才华,两人过从甚密。毛泽东毕业后,易培基聘请他任一师附小主事,全面主持附小工作。这一安排不仅为毛泽东解决了生计问题,还为他提供了一块进行早期革命活动的沃土。正像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对他的同窗好友周世钊所讲的那样:“……我那时能在一师范搞教育,还能在军阀恶势力下宣传马列、组建党团,多亏易培基先生这个后台老板硬哟!” 易培基来京后曾任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校长、教育总长等。他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对博物院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933年他被诬告盗窃故宫宝物,后辞职,晚年生活处境凄苦。1937年9月病故,终年57岁。毛泽东得知校长去世十分悲伤,他与斯诺谈话时,还多次提到易培基,对他念念不忘。 在日军侵华的嚣张气焰下,民国政府决定将故宫文物南迁。1933年2月5日中午开始南迁,上百辆板车进入故宫,受雇的板车夫们同时兼任搬运工。 第一批南迁文物,在车夫的讨价还价声中装上板车,经过在太和门前的集合与等待,天黑后从天安门运往前门外火车西站,把民族宝藏搬迁到远离战争的地方。国民党发动内战后,1948年初将2972箱文物精品又运往台湾。 故宫博物院成立后,曾数次动议将古物陈列所与之合并。1948年3月古物陈列所正式并入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经过数次修缮,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入巨资对这座古建筑群进行数次修缮和日常维护保养,使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的故宫,逐渐恢复了雄浑古朴、华贵典雅的皇家建筑气派。故宫博物院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各类文物。1951年,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国家花重金买回我国早期书法珍品、“三希堂”中曾一度下落不明的《伯远帖》和《中秋帖》。毛泽东主席将友人赠送的《王船山手迹》等送给故宫博物院保管。著名收藏家张伯驹捐献了隋朝展子虔《游春图》、西晋陆机《平复帖》等书画珍品。 今日的故宫博物院收藏文物150余万件(套),开辟有宫廷生活原状陈列和珍宝馆、钟表馆、绘画馆、陶瓷馆等历代艺术品陈列,成为一座集古代宫殿建筑群、宫廷收藏与历代艺术品收藏为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故宫1961年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阅读完标题为(紫禁城内曾有三个博物馆)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