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参军,20岁进八一电影制片厂;从文工团员、宣传干事到摄影师、导演;从《飞行在世界屋脊上》、《怒潮》,到《黄桥决战》、《亲历民权门恶战》、《中国兄弟连》,走过硝烟,走过新中国60年,一位78岁的老人心中,一直燃烧着炽烈的军旅情怀…… 文工团里小小“万金油” “万金油”是杨昭仁当年在文工团得到的“戏称”。1945年,13岁的中学生杨昭仁在家乡赤峰参加了冀热辽文工团。战争年代条件艰苦,文工团员们都是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被团里称“很有表演天赋”的小战士杨昭仁更是样样都能干。不管是为歌剧《白毛女》的道具去老乡家里借煤油灯、卤水罐儿,还是给演员提台词,杨昭仁干遍了舞台后面所有类别的“杂活”,也成了文工团里聪明勤快、人人喜爱的小“万金油”。 不过小“万金油”也有“打杂”活没做好,让台下“笑场”的“漏兜”事。那是杨昭仁刚来到文工团不久,一次演出歌剧《白毛女》,该上场的“穆仁至”手里却没拿到灯笼,只得在后台连着唱了两遍“讨租、要账”。负责道具的杨昭仁慌了,手忙脚乱好半天才把灯笼点着。不想上了台的“穆仁至”刚刚唱出一句歌词,手里的灯笼就一下着了火,一时台上乱了台下笑了……只有杨昭仁难过得直流眼泪。大家都没有说什么,文工队长更是走上前安慰他,让小小年纪的杨昭仁更体会到革命队伍的温暖。 西藏试航着陆第一摄影师 1952年,亲历过辽沈、平津战役的军部宣传干事杨昭仁,离开了他熟悉、热爱的连队,走进八一电影制片厂当上了摄影师。他为军事演习、大型阅兵式拍摄军事纪录片,也多次拍摄了当年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检阅阅兵式的珍贵历史资料。 《飞行在世界屋脊上》是杨昭仁为新中国空军第一次在世界屋脊西藏试航着陆拍摄的军事纪录片。1956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当雄机场终于在我国西藏建成。人民解放军某空军部队决定由产自原苏联的伊尔-12运输机在当雄机场进行首次试航着陆。23岁的杨昭仁成为真实记录这一历史的摄影师。 当雄机场建立在海拔4000多米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的重山险峰中,特殊的地理环境让空军部队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试航着陆更加非同寻常。杨昭仁深知自己肩负的重任。 登上了伊尔-12运输机从北京辗转西安、西宁,直到进入西藏,杨昭仁才开始体会到此次飞行的艰苦。飞机刚刚进入日月山,天空就下起了大雨。夹着风的雨水一阵阵潲进运输机,机内同志头晕呕吐的高山反应更加厉害了。杨昭仁是第一次有这样的经历,而透过运输机的窗口看到飞机穿行在一座座白雪覆盖的高山,一层层白云在脚下飘浮缭绕时,一股“山上飞、云中行”的感觉,则让他既兴奋,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 3个小时后,飞机开始向地面缓缓降落,渐渐地,已经可以看清地面载歌载舞欢呼的藏族同胞,伊尔-12运输机终于平稳降落在当雄机场。新中国空军第一次在西藏的试航着陆圆满成功!与此同时,杨昭仁扛起的摄影机也把人民解放军空军的这一光荣历史时刻收入镜头。 艰苦的世界屋脊飞行并没有结束,伊尔-12运输机还要飞赴没有建成机场的拉萨、日喀则上空超低空盘旋。这一次飞行拍摄更加困难重重。伊尔-12的剧烈颠簸和止不住的呕吐,让杨昭仁承受着最大极限的挑战。拍摄中,摄影师助理实在扛不住了,拍了杨昭仁一下,杨昭仁回头的一刹那,助理呕吐的污秽物就径直喷到他的脸上和前胸,让正在摄影的杨昭仁也一下子止不住地呕吐起来,但他没有放下摄影机。在伊尔-12不停地颠簸中,杨昭仁咬紧牙关,顶着一次次的呕吐,完成了对拉萨广场上向空中招手欢呼的藏民、空中俯瞰美丽的布达拉宫等一系列拍摄。 《飞行在世界屋脊上》拍摄完成已半个多世纪,但杨昭仁说,当年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临阵换角果决大导演 1983年,杨昭仁挑起导演故事片《黄桥决战》的重任。熟悉战争的他接受任务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很亲切,此前他已任摄影师30年,拍摄过《怒潮》、《打击侵略者》、《走在战争前面》等20多部纪录片和故事片。有了丰富工作积累,杨昭仁激情满怀投入到导演工作中。 杨昭仁作为导演的眼光与果敢,从选演员时就显现出来。他首先决定刘锡田扮演陈毅,话剧演员演电影,又是叱咤风云的一代高级军事将领,刘锡田自己都没有什么自信。在化装师的精心打造下,活脱脱一个陈毅站在大家面前,这让刘锡田顿时信心百倍。《黄桥决战》让新中国的银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个貌似又神似的“陈老总”。 而对于影片中扮演陈毅夫人张茜和农村妇女水妹子两位女演员的大胆“颠覆”使用,更是杨昭仁的果断“行动”。演员们正在化装,杨昭仁忽然发现已经化好装穿上农村衣服的“水妹子”怎么看也不像江南农家女。再看一边正在化装的“张茜”,杨昭仁当即拍板,“水妹子”和“张茜”对换角色。两位女演员虽不理解也不太情愿,但导演发出了指令,只能照办。三个月后,《黄桥决战》拍摄完毕,影片在苏北苏南获得了巨大反响,也为八一厂取得了经济效益。刘锡田扮演的陈毅获得了巨大成功,端庄的“张茜”和朴实的“水妹子”更是得到观众的喜爱,两位女演员看到银幕上的角色,也从心底佩服杨昭仁当初“颠覆”行动的英明。 放下导筒握笔记硝烟 1993年,杨昭仁从八一电影制片厂离休。享受副军级待遇可以安度晚年的杨昭仁却没有停下脚步。他忘不了曾经亲历的炮火硝烟,更忘不了战场上浴血奋战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战士。杨昭仁拿起笔,开始了文学创作。 报告文学《亲历民权门恶战》是以天津民权门之战为背景创作的,记录下在平津战役中奋勇杀敌和光荣牺牲的英雄们。 民权门是国民党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嘉奖的标准工事。为抵抗解放军进攻,国民党军队在民权门外5里之内经过烧民房、平坟头形成的一大片开阔地上,设置了11道障碍物。在宽2丈、深8尺的护城河后面,是交织的交通壕和周围埋了10万颗地雷的地堡群。城墙外有13座大型碉堡,城墙内暗堡密布。据战后统计,光是暗堡射出子弹形成的交叉火网密度,就达到每英尺宽度穿过13发子弹。 1949年1月14日,当时不满18岁的杨昭仁是以军部宣传干事的身份,来到解放军某团指挥所掩蔽部的,亲历了平津战役攻打民权门的那场恶战。 随着6发白色信号弹升空,人民解放军向民权门发起炮群轰击。趴在掩蔽部外交通壕的杨昭仁在连成一片的枪声炮弹爆炸声中,亲眼看到敌人反击的炮弹落在掩蔽部周围,子弹打在掩蔽部的土顶上,民权门淹没在烟海火海中。在炮弹的爆炸声和硝烟中,“尖刀连”的爆破手们扛起炸药包,顶着轻重机枪射出的子弹冲锋向前。一个人倒下,另一个人补上去;又一个人倒下了,另一个人再冲上去……“尖刀连”的战士炸开了护城河前的11道障碍物,负责架桥的战士们立即冲向护城河开始架桥,敌人的火力又开始射向刚刚架起的板桥,一批批战士倒在护城河下。当一名小战士把“杀开民权门”的红旗插在城墙上时,浴血奋战的184名“尖刀连”英雄只剩下了20人。164个年轻的生命倒在民权门的雪地上……惨烈的民权门战斗被杨昭仁真实写进报告文学中。 花甲之年练就“一指禅” 《亲历民权门恶战》发表后,有关人士给予一致好评。但受到鼓舞的杨昭仁并没有满足,他对自己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打电脑。他说,只有接受新鲜事物,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60多岁的杨昭仁要从汉语拼音开始学起。只上过初中的杨昭仁虽然在部队没少得到学习机会,却从没有接触过拼音,完全是“一窍不通”。从“零”开始,杨昭仁先买来标有汉语拼音发音图解的画片,回家后对着画片上的注解练习发音、背字母。他还把所有声母、韵母分别做成小卡片放在衣兜中,以便随时拿出来认读。不管是散步间,还是饭桌前,或者是外出开会的空闲,只要得空儿,杨昭仁就掏出小卡片认真读认真记。 学会了汉语拼音后,杨昭仁开始“上”电脑了。因为写作时要翻阅大量资料,杨昭仁经常是左手拿着资料,右手敲键盘。想不到,这“边看边敲”养成了他左手“不动”右手单指“出击”的习惯。时间一长,杨昭仁竟练得了一手独特的“一指禅”电脑“功夫”。 杨昭仁用他的“一指禅”为他熟悉的解放战争和深爱的人民子弟兵创作了一篇又一篇军旅文学作品。先是反映第四野战军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攻打国民党白崇禧部队并最后取得胜利的报告文学《西蒙诺夫采访135师》发表。之后到1996年,历经8个月,多次采访20多名有关人员,杨昭仁完成了保卫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纪实作品《破获“湘江案”》。2005年,杨昭仁为参加辽沈、淮海、平津3大战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英雄战士写的长篇小说《中国兄弟连》出版了。2006年,杨昭仁为渡江南下,为解放全中国取得最后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三野战军的英雄们完成的24万字长篇小说《生死兄弟》出版……从学会汉语拼音到能用电脑写作,十几年的时间,杨昭仁的“一指禅”敲出300余万字。 老当益壮续创军旅新篇 2009年,杨昭仁完成了18万字的反腐题材长篇小说《这里是蓝天》。如今,他正在创作中篇小说《这颗子弹从谁的胸膛穿过》。这是杨昭仁又一部描写解放战争的军旅题材文学作品,也是长篇小说《中国兄弟连》的续篇。 曾有人问杨昭仁:我们已经走入21世纪的新时代,相对中东地区直接面临的现代战争,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社会的和平年代,这种形势下,创作战争题材小说还有什么意义?杨昭仁说:我把自己熟悉的战争写出来,就是让没有听过枪声的人了解战争,让他们知道,今天我们祖国的日益强大,正是当年人民子弟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写战争是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战争,以珍惜今天的和平、稳定,热爱祖国。这就是今天写战争题材小说的意义。 走过硝烟,走过新中国的60年,杨昭仁已经78岁,唯一不变的,是他在电脑前的孜孜不倦,是他心中依然燃烧着的军旅激情。 杨昭仁 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影师、导演。 1932年生于赤峰。1946年参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主要作品:《飞行在世界屋脊上》、《怒潮》、《黄桥决战》等纪录片、故事片及《亲历民权门恶战》、《中国兄弟连》等军旅文学作品。 阅读完标题为(杨昭仁知战争者惜和平)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