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古迹  | 纪事  | 民俗  | 故事

> 京都 > 故事 > 正文

你知道古代如何抗灾吗?

2013-12-20 09:33 来源:网络整理 浏览:
古代的灾祸来临的时候,古人们是如何抗灾的呢? 自然灾害与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相伴相随,但中华民族正是在同灾荒的顽强抗争中一步步坚定走来。这里,既包括每一个普通个体所

    古代的灾祸来临的时候,古人们是如何抗灾的呢?

    自然灾害与我们五千年的文明相伴相随,但中华民族正是在同灾荒的顽强抗争中一步步坚定走来。这里,既包括每一个普通个体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也包括历代王朝在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做出的努力。

    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应努力!当一个勇往直前、众志成城的民族拭去眼泪从废墟中站起来时,我们发现,面对灾难,我们从没有失去过信心。

"罪己诏"

    据记载,商汤在桑林中祈雨时曾说"六事",要求帝王在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地对政道、民生、俭奢、宫政、官员收受贿赂、谗言盛行等等有关吏治民生的情况进行检讨。

    其后,"六事"不断演化,其目的无外乎是祈求上天宽恕所犯的罪恶,达到天地人之间的和谐,达到农业经济的复苏。

    康熙十八年北京大地震的震级为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震中在今北京、平谷、河北三河一带,"东至辽宁之沈阳,西至河南之安阳,凡数千里,而三河、平谷最惨"。地震所及范围至河北、山西等数省,共计200多个县市,最远记录达700多公里。

    面对着如此严重的灾情,当时的统治者康熙发了"罪己诏",言道:"地忽大震,皆因朕功不德,政治未协,大小臣工弗能恪共职业,以致阴阳不和,灾异示儆。"大灾面前,古人不能理智地做出应对,反而认为天灾缘于人祸。

拜天祭神

    据《元史》记载,元代每次发生海啸之后,都有"祀海神","修醮禳之",以及"修佛事"、"造浮屠""以厌海溢"等举动。

    宋朝文学家苏轼有一篇文章,名为《喜雨亭记》,记述了陕西的一次旱灾情况。苏轼当时为凤翔签判,被派赴太白山求雨。苏轼非常认真地做这件事,不但求神祝祷,甚至还不惜越级向皇帝写疏奏,请求把太白峰龙神的爵位由"侯"改为"公"。因为唐代就封龙神为"公",如今降了级封为侯,苏轼恐怕是因为龙神闹情绪,才不下雨。没想到过了些日子,连下三日喜雨。苏轼大喜,把自家院子中的小亭命名为"喜雨亭",并作文《喜雨亭》记,在文中他称:"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此一文充分显示出像苏轼这样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对上天充满敬畏之情。

    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做这样的无用之举,大多时候往往带来的是实质性赈灾的延误。唐代元稹就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唐中期一次全国性的大旱灾中,元稹这样评价政府的祭天之举:

    国家抗灾虽然有点成绩,但旱情仍然不减,整个农历六月都没有下过一滴雨。我们向上天祷告不能说不殷勤,每天都要祭拜龙王河神。但我祭拜归来深深思忖,"天道"太远了,还是直接救助灾民要来得实际一些。

开仓赈粮

    历朝统治者对灾区施行赈救的态度大多还是积极的,如上文提到的汉元时期的大海啸。汉元帝灾后即"诏吏虚仓廪,开府库赈救,赐寒者衣"。就是把所有的库存物资全部调出救济,特别是发放衣物帮助灾民御寒。

    但有些朝代没有灾害应急措施,动用国库的规矩又定得比较死,所以很多官员进行紧急赈灾和自救甚至是要冒被惩罚的危险的,弄不好还要丢官罢职。

    《元史·赵宏伟传》中记载:大德五年(1301年),"大风海溢,润、常、江阴等州庐舍多荡没,民乏食。(赵)宏伟将发廪以赈,有司以未得报为辞,宏伟曰:'民旦暮饥,擅发有罪,我先坐。'遂发之,全活者十余万。"由于这个官员不避罪责,冒着政治风险及时赈济,挽救了十多万灾民的生命。明代嘉靖年间,"海溢,没通、泰民庐",主持两淮盐政的吴悌"先发漕振之而后奏闻"(《明史·儒林列传二·吴悌》)。这样的举措,也是冒着一定的政治风险的。

    到清代,赈济已经比较完善了。赈济的形式主要有正赈、大赈、展赈、摘赈以及煮赈和工赈。最紧急的赈灾方式为正赈:即不论成灾分数,不分级次贫民,即行概赈一个月,又称急赈或普赈。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减少审核的手续,尽快把赈济品发放到灾民手中。

移民就粟

    移民就粟,即难民迁徙,使之到没有受灾的地方。在国力充盈时,统治者一般不会采用。如清代中前期由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就不准百姓随便移民。即使有难民自行迁徙,也要求"俟本处麦收有望,即可速回乡里"。意思是到了麦收的时候,一定要速速回到家乡。

    但到了嘉庆年间,由于人口压力和国力衰弱,这一时期发生灾害后,往往"恐借粜缓征,亦未能周普"。就是单靠国家救助,已经无法普赈灾民。于是对"移民就粟"的限制逐渐放松,主要是允许直隶、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灾民移家觅食。

    这种救助方式,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周礼》中记载"若食不能人二鬴,则令邦国移民就谷"。原文意思是,如果不能每人分配到300斤米(一年的消耗量),就可以施行移民。《孟子·梁惠王上》中有记载:"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东就是山西,河内即陕西。山西有灾就移民到陕西,陕西有灾则移民到山西。



阅读完标题为(你知道古代如何抗灾吗?)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