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之际,忆旧何妨。旅日作家萨苏先生收集了大量流散在日本的中国老照片,其中有很多是因为种种原因从未发表的。这些旧日影像,沉淀着一些已然“绝版”的中国往事。萨苏先生将照片精挑细选,加以解读,汇集成六个专题。愿这历史长河中的六朵浪花,伴随您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日。 因为受郑州电视台的委托,在京都寻找一名叫做松井实的“日本八路”的故乡,不经意间结识了日本小伙子宫崎。听说我来自中国,这位有点儿愣头青的小伙子忽然提到,他的曾祖父曾作为记者三次到过中国,而且留下了一些遗物,不知道我有没有兴趣一观。 当然有兴趣了。于是,我随着宫崎到了他位于三田市的家。在这座陈旧的日本式建筑中,宫崎拿出了他曾祖父的遗物——满满一竹筐照片和照片的影印件,拍摄的都是从辛亥革命到日本战败期间中国的风物,甚至战场的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是日本记者拍摄后,因为版面或其他原因未被报刊采用的,从未公开发表过。宫崎的父亲与其曾祖父感情很深厚,故此,其曾祖父1948年去世后,一直保留这批照片作为纪念。 那一天,我不记得是怎样度过的。在获得同意翻拍和使用这些图片之后,我一直拍到相机的电池用光。 起身时,发现桌面上洒满了金黄色的碎屑——我忽然醒悟,这些年纪最轻也过了花甲的图片已经如此不堪碰触。 从此,我就开始留意日本的资料馆、旧书肆,在那里,经常可以找到一些年代久远但记录了故国风貌的老照片,它们的作者,有的是日本记者,有的是法国传教士,还有的是追随中国远征军从印度打回中国的美国士兵。我尽全力收集这些图片和相关文献。 当我把这些照片整理出来的时候,东北的说书人,苏州的相声演员,庐山上的挑夫,蔺相如的陵墓,长江中拼死抵抗的中国军舰,微山湖雁翎队和日军的周旋,都在历史的背景中清晰地显示了出来,告诉我们昔日中国的真实形象。那是中国在近现代历史上最为软弱的时代,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礼坏乐崩的大国怎样困惑和挣扎,可以看到今天已经逝去的所谓传统文化凝固的标本,也可以看到中国人怎样在艰难的日子里,抓住每一点机会表达对于生活的热爱。 把这些流失在国外的中国影像带回来,是一种义务,也带有一种责任的鞭策。也许,用它们可以解读一个对我们来说虽然已经逝去,但不能忘怀的时代。受能力和知识的限制,解读这些照片本不是我所长,且做抛砖引玉的努力吧。 那么,从哪儿开始呢? 就从我们最熟悉的北京说起吧。
▲民国前期的北京,从照片中给人的印象是惶惑中夹杂着“日子还得过”的平淡。清朝灭亡后,北京的风物大多依旧。例如永定河上的卢沟桥(20世纪30年代前期),一如往昔迎送南来北往的客商。它想不到自己在几年后会成为中国抵抗外侮的一种精神象征。
▲在上个世纪前期外国摄影家的眼中,北京是一座典型的东方古城,虽然它身上古代的味道不由自主会沾上现代元素的影响。比如这些在颐和园游园的意大利人。它是外国记者到中国拍摄的一组照片之一,时间在上个世纪30年代,距离清朝灭亡已经二十余年了。他们当时的目的,或许是探索中国宫廷生活的神秘。然而,看到这片曾经是中国政治中心的殿宇前荒芜的草丛,我们仿佛可以感到船夫们的惶惑——洋人居然也在昆明湖里出现了。
▲太和殿呢,竟成了故宫博物院展览盔甲的地方。不能不说把文物弄得不伦不类的风气并非近来才有。
▲老百姓的困惑肯定是深重的,不过,洋人们的一些玩法也挺让人觉得新鲜。比如这种化装摄影。近百年之后,在我国的各个风景点,依然十分盛行,始作俑者,莫非就是在颐和园?
▲清朝灭亡后,1915年雍和宫开始售票对外开放。要看老北京的风物,雍和宫的“打鬼”应该是一个活的标本。旧时,每年正月二十九、三十及二月初一,作为一种黄教特有的宗教仪式,雍和宫的喇嘛要跳“金刚驱魔神舞”,俗称“打鬼”。老北京人对此无人不晓。雍和宫内人头攒动,万人争睹“打鬼”,以求神佛保佑,万事顺遂。这种仪式解放后一度中断,而在几张30年代外国记者拍摄的照片中,这种仪式却留下了当年的影像。从这张照片里可以看出,雍和宫打鬼的喇嘛,依然是清代的装束。
▲打鬼仪式上,舞者戴着面具,扮演不同的善恶角色
▲尽管时代改变了,但是很多风俗依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形成了老北京特有的文化风貌。比如,到北海摸白塔上佛像祈福的传统,似乎也被时髦的民国年轻人继承了。
▲很多的新玩艺儿与老传统关系不大。公共游泳池出现了,甚至女郎们的泳装还相当摩登,虽然能够享受游泳的还只有少数人,毕竟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古城青春的一面。
▲清朝灭亡以后,大多数老百姓很快就适应了没有皇帝的生活,共和,还是带来了不少清新的空气。比如,北海成了公园,外国人固然可以去划船,中国人自己又何尝不能?30年代两个女子在北海划船的这张照片竟然能让人产生《让我们荡起双桨》的错觉。
▲比如植树造林。从照片上看这些民国女学生植树的地点在景山。我们很少有人想到在中国第一个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是孙中山,而且植树节始于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5年7月31日北洋政府通过孙中山的倡议,正式颁布法令规定传统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后改为3月12日)。当然,民国年间植树造林多半是一种春游的补充,规模远不能和后世相比。
▲可能最让人觉得意料不到的,是民国时期居然还有在中山公园公开举行的彩票抽奖活动。根据画面推测,这很可能是1936年国民政府发行“黄河水灾救济奖券”的场面。我国彩票始于清末。民国时期,也曾举办多次,甚至有发行“航空彩票”募集资金建立空军国防力量的纪录。“黄河水灾救济奖券”是一种向全国发行的奖券,其奖券的花边上首次采用了防伪标识。
▲从这种万头攒动的场面看,参加抽奖的人中,富有同情心的固然不少,期待一举发家的也不在少数。
▲当时的开奖仪式看来是由少年儿童主持的,可能是为了减少舞弊的嫌疑。他们使用的摇奖器,竟然和我们今天还在使用的几乎一模一样。
▲中山公园的金鱼,从30年代到今天一直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金鱼,本是我国自行培育的独特观赏鱼种。清朝灭亡后,表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社稷坛,一度改名中央公园,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改名中山公园。这里聘有专门的金鱼饲养员,用大缸展示不同品种的金鱼,成为京城的一景。笔者也曾在70年代到中山公园参观过大缸中的金鱼,只不过那时已经不再使用照片中的木桶,而采用大陶缸代替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到日本人的身影,这是不奇怪的,30年代前期日本对华北的渗透,从这张照片上也可以反映出来。 对当时的北京人来说,生活显然是有新有旧,而在我们今天的眼睛看来,这一切无论新旧又都成了旧日历史的一环。历史,就是这样有趣。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遗事)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