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社会 > 正文

【悲剧】女教师与女生互殴 师生互殴高发凸显制度空缺

2015-04-15 17:48 来源:网络 浏览:
近日,一则湖北应城一中学女学生被老师打致毁容的网帖在网上流传。4月7日,应城某中学高二某班语文老师向女学生询问是否往其身上泼水了,女学生张某不承认,双方随后发生

【悲剧】女教师与女生互殴 师生互殴高发凸显制度空缺

近日,一则“湖北应城一中学女学生被老师打致毁容”的网帖在网上流传。4月7日,应城某中学高二某班语文老师向女学生询问是否往其身上泼水了,女学生张某不承认,双方随后发生口角,进而演变成课堂上的互殴事件。老师首先拿起书本往学生脑袋上砸,并抓了女学生的脸部;女学生也抓了老师的头发。

事后,女学生张某拍下了自己满脸伤痕的照片,而涉事女老师则被停职。从网帖照片可以看出,受伤学生脸上有多道血痕,网帖称“当天去医院检查,病例显示有80%的几率留疤”。

据悉,事发的学校去年9月就曾发生过类似悲剧,一名学生家长将代课老师的头部打伤。很讽刺的是,事发中学是湖北省的一所重点中学,也是湖北省教改实验学校和省电化教学先进学校,2010年刚获得了“湖北省示范中学”称号。

近些年,师生之间的暴力事件呈现高发态势,一系列的师生互殴事件让人目不暇接,耳不忍闻。这些师生互殴事件的结局,无怪乎两种:一是对当事老师进行严肃处理;二是处理违纪学生。至于学校层面进行了哪些反思,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反倒鲜有人问津。

应当说,师生暴力事件的发生,背后隐藏着了教育市场化、尊师重教风气的丧失、暴力文化影响等诸多现实因素,既彰显了有效解决师生之间冲突手段的缺乏,又显示出部分老师对学生关怀的缺失。

师生互殴事件中,争论谁是弱势群体意义不大,一味指责老师或谴责学生或者指责家长,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暴力事件的发生依旧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在那些发生师生互殴悲剧的学校,教师管理是否存在问题?校方的德育教育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需要一些制度来规范师生行为?

有人指出,有效防范校园暴力、师生互殴,仅仅依靠学校出台措施,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需要从更高的高度上考虑问题。或许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规范,譬如应当有一部法律来厘清教师的权力边界,制定惩罚和投诉机制,防止教师滥用权力;譬如需要法律或者制度来规范好学生的行为,明确惩罚措施。只有让师生双方各得其所,和谐共处,师生之间的暴力事件才不会轮番上演。

【悲剧】女教师与女生互殴 师生互殴高发凸显制度空缺

1.孩子的角度

首先,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分析此事。处于中学阶段的孩子们,大都已经进入青春期,叛逆就是代名词。此时的他们,受不得任何的委屈,忍不了他人的挑衅,对待权威的态度也正在发生着变化。面对老师的责骂,有些孩子会选择忍气吞声,在内心却是翻云覆雨,早已反抗了千万遍。而有些孩子会选择直接表达自己,没做就是没做,谁都不可以冤枉我!原则性极强。但无论是哪一种,相信都会给孩子内心带来不快,甚至会影响到此后的学习。

我们不能单纯的去责备孩子,因为这是他们必经的阶段,他们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他们也需要很多的关爱与被信任。但作为学生,尊师重教还是要做的,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才是最佳方案。

【悲剧】女教师与女生互殴 师生互殴高发凸显制度空缺

2.教师的角度

作为教师,维护自己的尊严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他们除了教育孩子的责任之外,也需要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当自己问学生问题的时候,却受到与自己期望不一样的答案,心中难免会有所不快,而这位老师显然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采取了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方式。

作为教育者中的一员,我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够有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用孩子们可以接受的方式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如此才能将教育的作用扩大化。

【悲剧】女教师与女生互殴 师生互殴高发凸显制度空缺

3.家长的角度

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是希望可以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未来的人生

更加成功。然而,面对自己的孩子与老师起了冲突,无疑会悲愤、会质疑老师的素质,会全力的保护孩子的利益。毕竟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是,我想家长们也应该多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尽到家长应有的责任,青春期的孩子有各种叛逆行为,家长们可以多与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空间,让他们在追求独立的路上少一些阻碍,多一些来自父母的支持。



阅读完标题为(【悲剧】女教师与女生互殴 师生互殴高发凸显制度空缺)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