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底的时候,何女士的发现朋友小吴做起了“微商”,在微信上发布“香奈儿”、“GUCCI”、“迪奥”、“普拉达”等奢侈品A货销售信息。小吴说,何女士可以帮他转发消息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如果要货就找他拿货。何女士将信将疑的将这些“奢侈品”销售信息转发到了自己朋友圈,果然有生意上门。 女子朋友圈卖假货判刑 吐槽:坑人的都是朋友 其实何女士和她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些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奢侈品”都是A货,也就是假货。短短几个月,何女士发布的销售动态已达百余条,微信聊天窗口总是信息不断,销售金额高达11万元。 2013年12月,公安机关搜查了何女士的“奢侈品”存放仓库,现场查获了“路易威登”、“色丽耐”、“普拉达”、“香奈儿”的钱夹、背包和饰品,“欧米茄”、“沛纳海”、“江诗丹顿”、“万国”的手表等24件商品。 近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何女士提起公诉。 为何独独朋友圈售假面临刑责,就能成为人人关注的热点而成功“上头条”?涉嫌卖假货的女店主在法庭上哭诉,“我不知道这是违法的”。这一表态,或许道出了朋友圈成为假货重灾区的内在原因。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可能是:“人人都在卖假,所以我不知道违法”,也可能是“别人卖假没被抓,所以我不知道违法”。无论哪种理解,都隐含了将朋友圈视为“法律真空”的错误印象。只有有关部门不断加强网络执法举措,填平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法律“高低差“,才能让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观念真正深入人心。 3·15前后,腾讯官方开始查封大量涉嫌通过微信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微信账号,调查中记者发现“朋友圈”虚假广告信息渐成泛滥之势,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由于缺乏有效的约束和资质认证,仅靠人情关系搭建的交易平台漏洞百出。 新政: 卖假货可能被封号 “拥有80万粉丝的大号被查封了。”拿起手机打开微信,不少用户发现手机微信上许多粉丝量庞大的公众账号都被查封了。仔细检查之后,用户们发现这些被封的公众账号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使用过该账号进行商品推介或其他广告营销活动。对此微信的运营商腾讯公司官方声称此举意在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的内容和行为。今后如果用户发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存在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可以通过微信的举报功能来进行检举。一旦举报并通过了微信官方核实,微信将对该类账号进行处理,一些情节严重的账号甚至会被永久封号。 调查: 八成受访者赞成封号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微信的用户群非常广泛,从中学生、大学生到参加工作的青年白领,甚至是年过五旬的中年人均有使用。对于广告营销的公众账号被查封,用户们对此有何反应? 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微信用户,有八成以上的受访者均表示赞成腾讯方面的此次封号行动。“早就该这么干了,现在打开微信朋友圈简直都没法看了,全是卖东西的,真是烦死人了。”以用户王先生为代表的支持者们认为,微信就应当是一个大家日常交流分享的净土,长时间见不到面的亲戚朋友们可以通过微信朋友圈知道彼此的近况,实在不该成为生意人的一个个展示柜,营销广告信息泛滥让微信的价值大减。 与支持封号的王先生相比,也有少 数用户认为此举有些过激,“这些东西都是朋友在卖的,彼此知根知底,我感觉比那些购物网站还要放心一些,还能拿到朋友价,现在突然间就不让弄了,有些东西都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买了。”用户窦女士说。 风险: 买卖双方全靠信任 记者登录自己的手机微信,打开微信上的“朋友圈”功能,在“朋友圈”发布的众多信息中,记者看到除了朋友写的随笔,美食、旅游晒图等信息外,剩下的就是商家发布的广告营销信息了。化妆品、时尚服装、名表……商家销售的商品五花八门。记者大致数了一下,从3月16日晚上8时至3月17日上午8时,记者的手机上便有16条广告营销信息,几乎将整个手机屏幕占满,以至于记者想要看朋友信息时都要猛划屏幕。 在众多发布广告信息的商家中,记者观察到除了少数知根知底的朋友外,大部分商家都是记者并不认识的人,“请问您是哪位?”“您是怎么添加我账号的?”当记者向对方发私信询问时,多数商家都没有回复。“‘摇一摇’、查询附近的人,或是混入群中大量添加账户,他们有的是办法。”一位用户告诉记者。 在微信上如何进行买卖?记者联系了其中的几个商家,有的商家账户上链接有淘宝网账号,买家需点击其淘宝网账户完成货物查询和支付等,但更多的商家则是实行“你情我愿”的直接交易,“亲,您把钱打到我们的账户上,我们给您发货就行了。”一名销售皮包的客服人员对记者说。当记者表示对这种交易方式不放心时,工作人员称可以给记者发一段转账截图,让记者放心。 “我们做生意不是一天两天了,那么多人都跟我们做过生意了,我们不会因为这百八十元钱骗您的。”除了一段没有出处的截图和反复地用言语令记者“信任”外,该商家再也给不出任何能让人信任的信息。 吐槽: 坑人的都是朋友 亚历山大麦昆经典鬼头鞋、LV杀手包、卡地亚新款手表、原装欧美化妆品……在微信商家发布的信息中不乏这样的“名品”。这些名品的质量如何?探访中记者发现“朋友圈”中不少吐槽者,“原本以为捡了个便宜,结果买回来的那瓶化妆水简直比皮蛋还要臭,后来给厂家打电话,对方说这就是假的,卖给我的还是我朋友啊。”王女士在微信上吐槽。 “5000多块钱买的普拉达包包啊,铆钉第二天就掉了啊有木有,还不如地摊上卖的高仿货啊有木有,友尽啊有木有。”杨女士也忍不住在微信上这样吐槽。 除了部分用户反映假货和仿货泛滥外,防狼喷雾、电棍这一类在淘宝网等各大购物网站已经见不到的禁售品,在微信上仍能看到相关的广告信息。 阅读完标题为(女子朋友圈卖假货判刑 吐槽:坑人的都是朋友)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