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陈怡共事超过3年的李晨看来,公司规模还小时跟陈怡接触频率较高,而随着公司壮大,能见到陈怡的机会并不多。李晨眼中的陈怡与大多数人的印象相似,陈怡很低调,满亲和的,“在办公室,她会主动跟你打招呼。”甚少碰见陈怡的张峰也称,“话很少,安静。” 而让李晨、张峰等人印象深刻的是,陈怡不轻易在人前展示其被业内盛赞的“沟通能力”。李晨发现,陈怡在公众场合发言的次数寥寥无几,“陈怡不会在公众场合讲话,每次发言一定要有稿子。没有稿子,她不会说超过一二十句。公司的年会,她也是带着稿子上去发言的。” 作为一个300多人的公司负责人,陈怡的表达方式不会让人特别兴奋,但“能让你看得到希望”。李晨说,陈怡与谭姓合伙人是最佳拍档,陈较为理性,谭则感性居多,这样的搭档让保险公司看好泛鑫。陈怡以其突出的冷静和理性,主要负责跟渠道打通关系,设计产品,同时兼顾财务,工资、佣金的发放、结算都由她制定并操作。 事发后,泛鑫员工相当矛盾,不忘替陈怡说好话。“陈怡很多东西不让业务员知道,欺骗我们。”但李晨也坦承,从经营管理风格来看,为了刺激业务增长,陈怡相当高调大方。“陈怡说,如果团队能保证每月500万元的营业额,就可以保证有一个单独的职场。”李晨对南都记者表示,今年年初有两个团队获得该项奖励,独立职场大约120至140平方米,十七八个人在里边办公。 应急工作小组的罗姓经理在跟南都记者交流时亦充满遗憾,陈怡的思想或许跟不上局势的发展,又跟其他高管有分歧。罗经理说他对江杰不了解,但对方的确是个有才的人。而张峰在君翊经纪中与江杰有过碰面,“感觉是老谋深算的人。他说话的声音很轻,很小心。你看不透他。” 而这两个人究竟是什么关系,究竟为何一起出逃?而最后两人面临的会是怎样的结局呢?一切都在等待着最后的结论。 泛鑫骗局工具: 三个版本的理财协议 泛鑫诈骗事件中,其自制的理财协议可以说成为了“利器”,吸引了不少投资人,连泛鑫的营销员都争先购买。 据多位营销员介绍,泛鑫的理财协议分两类,一类是银行客户经理版本的理财协议,“部分理财协议上有某些银行的抬头,不确定是否个人行为”;而另一类则是泛鑫版本的理财协议。在泛鑫版本的理财协议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对个人的,是代理人和客户签订的,代理人署名,有时盖上泛鑫公章;而另一类则是公司和个人签订,合同主体是泛鑫保代。”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从2012年到2013年7月,这些理财协议的版本区别较大。尤其是2013年7月的理财协议,即使投资人的资金不多,但收益却突破10%。 以2012年7月一份仅有三页纸的理财协议为例。印刷体显示“稳得鑫”产品的名字,期限为365天。投资人投资25万元,能获得预期年化收益率8%,产品类型为保本保证收益理财协议。这是媒体曝光最多的合同版本。 2013年之后的理财协议颇有意思,收益率远远超过了产品合同的协议收益区间。而另一份签署日期为5月24日的产品协议书中,第一页产品名称是手写的“昆仑稳得鑫”,期限390天,收益区间印刷体显示“7(万)-49万(7.0%),50(万)- 90万(8%),100(万)- 190万(9.0%),300万以上(10%)”。第二页则是产品认购申购委托书。让人意外的是,投资人张毅(化名)以21万元购买该产品,但其收益却为10%(手写),高于产品规定的年化收益率。同样是张毅,7月3日再度买了一份50万元的同款理财产品,泛鑫保险代理保障年化收益率为13%,理财期限为2013年7月3日至2014年7月24日。 而让人更为吃惊的是,时间越接近7月底,理财协议的收益率越高。南都记者见到一份签署日为“2013年7月26日”的“V IP协议书”,投资人王芳(化名),“总投入金额为人民币15万元,保证收益率11%,合作期限为2013年7月26日至2014年8月29日。也就是说,王芳较张毅的投资时间推迟了两个月,资金是张毅的一半,却能拿到高出1%的年化收益率。 事实上,在高收益揽客的同时,泛鑫将其自制的理财产品包装得与银行理财产品相类似。协议书中产品名称一般为“泛鑫保代理财产品201 年第0 号”,产品类型、认购起点、收益支付方式以及销售模式(即银行划账方式),均与银行理财产品的格式相似。然而,若投资人仔细观看还是会发现端倪,“投资方向及风险提示为 本产品投资于中国光大、幸福、阳光等集团,各集团隶属于国务院领导的金融集团 ”之类含糊的表述。 除了泛鑫自制理财协议迷惑投资人之外,部分银行客户经理的参与推荐最终促使投资人下定决心进行理财。“在银行渠道销售增加了投资人信任度”,党江舟律师对南都记者表示,他承接的代理个案大多数是从银行渠道购买泛鑫产品的。 2013年刚入职泛鑫的一位区域经理坦言,她最大的一个单子是来自熟人,“银行客户经理跟他推介了泛鑫的产品,我也给他介绍了。连银行都推荐,他当然相信。而为了帮助我,所以他跟我买了该理财产品”。 然而,陷入泛鑫理财产品骗局的投资人却没预料到,这些理财产品其实变相挂钩了来自保险公司的寿险产品。党江舟称,若不是陈怡事发,投资人都不知道投资了保险产品,目前有客户手头有保单,但也有客户并无保单在手。而这些投保人若退保,亦面临着多种可能性。若是亲自签字接保险公司回访电话的保单,投资人只能按正常途径进行退保或延续保单,若是非亲自签名或接受回访的,则可能与保险公司协商“保单无效”。而这对部分保险公司来说,将面临很大的退保压力。据业界的估算和泛鑫内部的信息,目前涉及客户大约3000多人。 南方都市报 阅读完标题为(泛鑫崩盘始末:6月起合伙人带队出走 资金链断裂(3))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