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与陈怡有关联的公司是晋裕汇祥,多位泛鑫员工承认,这家代理公司亦“挂着晋裕汇祥的牌子,出的是泛鑫的单子。”李晨(化名)2010年已在泛鑫工作,她说,晋裕汇祥是一家壳公司,在今年3月前后,泛鑫的一个团队搬进了晋裕汇祥的办公室。按上海工商局的信息,泛鑫一位出资人林才英出资30万元,而晋裕汇祥的全资出资人为林才荣,出资额为300万元。“这个股权关系不清楚,但晋裕汇祥的章轶是其法定代表人,同时是泛鑫的体系主管。”她回忆称。 高成本堆积的繁荣 在陈怡努力构造中介集团失败的同时,其紧绷的资金链亦断裂了。这也是陈怡出逃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陈怡用极高的成本来堆砌出泛鑫模式的繁荣假象,而代理人的高佣金在行业内居最高水平。泛鑫的代理人层次分明。据张峰、苏华介绍,在代理人的金字塔顶部是为数不多的13位体系长官(A P),下边有多位高级区域经理(SM P),而最下边则为区域经理(M P)和未能成为M P的代理人。事实上,SM P下边有4个M P,需要指导M P团队完成每季度200万元的保单任务,而M P则需要完成50万保单的任务量。据介绍,这些普通的M P月薪为7000元。 给予客户的理财利息收入正是从保险代理人的佣金中分割出来的。据介绍,按照不同的理财协议,若投资额度在49万元以 下的,第一年至第三年返还给客户的为8%、9%和10%;若金额为50万至99万元,头三年分别返还9%、10%和11%;100万元以上,头三年分别返还10%、11%和12%。在整体投资返还20%的基础上,除掉客户返还的部分,剩下的是保险代理人的佣金收入。“以50万元为例,一年年末能返还20%,其中10%给客户,10%代理人自己入袋。” 事实上,完成任务的区域经理薪水非常高。若按每季度一单50万元,佣金10%则为5万元;一年完成200万则佣金为20万元,若加上年薪7.2万元,则共有27 .2万元。应急小组的罗经理也认为,刚入行的人,听到这样的模式和收入,会充满干劲。而张峰亦说,这是吸引他进入这个行业的主要原因,收益很高,佣金亦很高。 上述数据只是估算。李晨透露,2012年下半年,泛鑫向员工公布了一项最新的佣金制度,希望提高续保的业务量。从营销员佣金来分析,第一年保单可提佣20%,第二年保单提佣20%+5%。由于保单续期业务佣金提高,营销员让利给投资人的幅度相应提高,“给客户多提2%”。与此同时,介绍业务的银行理财经理亦能获得5%至8%的佣金收入,这也是部分银行理财经理愿意帮泛鑫推销的动力。 而除掉佣金外,支撑快速增长的业绩还包括较高的奖励。“每个团队每季度要求200万元的基础额度,并无同比增幅要求。但若业绩超标,有更大的奖励。”对于陈怡设计的这种奖惩措施,多位员工赞扬“人性化”。而亦正是超越行业水平的佣金和奖金,促使营销员卖力完成任务。奖金方面的设计有5421模式。 据泛鑫高级区域经理介绍,若SM P下属的团队完成了每月1000万元保费,则SM P可获取5%的额外奖金;若SM P队伍能成功完成每季度50万的保费(即达标),SM P可获取2%的额外奖金;若M P发展了一名新的业务人员,该营销员第一次的业务额中,M P可获取4%的奖金,SM P可获取1%的奖金。在这个层级较为严谨的奖金方案中,亦体现了职位的差异性,亦激励团队招募人员以及提高团队的产能管理。 据调查,泛鑫的代理人大多数来自世界五百强、外贸公司、政府工作人员、银行等多个领域。而据党江舟介绍,若从法律角度来看,代理人须返还客户的资金。这亦成为目前泛鑫营销员最担心的问题,“佣金都花光了怎么办?” 急速膨胀的“新业务” 在一份投资人提供的“合约书”中,泛鑫在“我们的合作伙伴”中列举了23个国内保险、国内银行以及国际保险公司的形象和Logo。其公司简介为“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简称“泛鑫保代”)隶属于泛鑫金融服务集团,是注册、登记于中国保监会的专业保险理财机构,受中国保监会的监督和管理。” 拿到保监会批复的保险代理中介牌照的泛鑫,事实上根本无权发售自制的理财产品,更非保险理财机构。“但我们一进泛鑫,就知道是卖理财产品,而非保险产品。”李晨2010年进入泛鑫,并见证其高速增长的过程。 “2010年江苏路营业部成立,2011年原总经理刘建卫撤资,公司就交给陈怡了。”在李晨的印象中,2010年1月江苏路仅有26楼的办公室,人员10个人,其中包括了陈怡的六人创业团队;2011年7月,新开了三个职场,人员增至60人;而到2012年7月在册营销员已有320人。“兼职人员还没算在其中。”据陈怡向媒体透露,最好的时候有五六百个人,业绩也是全行业最高的。陈怡曾公开称,“泛鑫2010年起全面改变了公司的经营策略,改变了原先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主攻中高端客户的个人寿险业务。” 在营销员不断增加的同时,泛鑫也在不断扩大办公场所。南都记者多日走访兆丰大厦发现,3楼、19楼、21楼、24楼和26楼的指示牌都有泛鑫保代的名字,而23楼尽管没有任何指示,但有超过四位营销员承认,其中有他们的职场。兆丰世贸大厦位于上海市中心,作为甲级写字楼,办公室的租金不菲。 2011年,正是泛鑫从名不见经传的保险代理机构做大的关键时间段。在李晨的记忆中,2010年1月总保费收入50万左右,而2011年单个营销员基本可做到30万以上。南都记者从保监会历年中介报告中获悉,2010年三季度时,全国代理业务中并无上海泛鑫的名字。2011年一季度,泛鑫保代业务收入排名全国代理业务的第15名,业务收入为1377.76万元,占比为0 .74%。而2011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则显示,泛鑫保代业务收入为3232.81万元,在区域性保险代理公司中排名第7。2011年后,保监会不再提供排名的数据。 据泛鑫官网介绍称,“2011年度完成新单保费1.5亿元,业务规模在上海保险中介市场排名第一,开始崭露头角;2012年度全年实现新单保费超4.8亿元,保费排名已位居保险中介行业前列。” 泛鑫代理保费短期增长过快、件均保费过高的情况,似乎并未引发市场的关注和思考。南都记者从多位泛鑫内部人士处获悉,2012年8月和2013年3月,上海保监局均来泛鑫进行检查,但直到事发后上海保监局才说检查中发现自制理财协议。 陈怡在被捕亮相后对媒体解释,“可能监管上或者是保险公司的一些承保上面也有漏洞的,后期也发现其实有蛮多类似我们这种做法的人,只是他们做的规模比较小,不易被发觉,我们做得太突出了,因为我们已经做大了规模,也不可能一下子停下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就滚到现在”。而党江舟也看到了这个游戏破灭的可能性,“终有一天,高额的佣金无法覆盖掉更多的本金和利息,这个游戏必然会破灭。” 揭开陈怡面纱 在这场游戏中担任主角的陈怡,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从少数几张公开的照片上看,陈怡穿着黑色职业女性小西装,卷发披肩,白净,看上去气质稍显文静。 阅读完标题为(泛鑫崩盘始末:6月起合伙人带队出走 资金链断裂(2))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