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依照的都是“自由贸易”理念,但是世界上林林总总的自贸区依然是依据自身优势,各有各的不同,各有各的特点。当然,大部分手段都是为了保证货物、资金和公司在区内享有足够的自由。 巴拿马科隆港。路透社 科隆:世界第二大自贸区 提起巴拿马,人们首先会想到的一定是巴拿马运河,这条已近百年历史的人工河,将大西洋与太平洋连接起来,缩短了东西方海运的距离,成为世界航运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科隆港是巴拿马运河大西洋一侧的起始端。 二战时期,由于美国参战,大批美军战舰和部队以及军需补给等要通过巴拿马运河,科隆港因之异常繁忙,包括许多外国人在内的淘金者也纷纷汇集到这座城市,为繁忙的运输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科隆的经济获得很快的发展。但随着二战结束,战时的繁忙景象成为过眼云烟,科隆的经济发展也随之陷入低谷。为重振科隆经济,1946年,巴拿马政府着手进行可行性研究,最终于1948年6月17日,颁布法令,兴建自贸区。 因采访需要,记者曾数度造访科隆。它位于巴拿马首都以北80公里处,有高速公路衔接。虽然人口只有20多万,但却是巴拿马的第二大城市。科隆的街道和建筑布局中规中矩,略显陈旧。港口密集的集装箱吊车与市中心西班牙殖民风格的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形成一道对比鲜明的风景。 占地面积约2.4平方公里的科隆自贸区地处市中心地段,由一座高大的围墙隔开。通往自贸区内的大门均由保安把守,检查进出车辆。对于前来购物的外国游客,则统一用护照进行登记后放行,所购物品则可享受免税政策。 自贸区内分为两区,一个是仓储区,一个是商铺区。商铺区内建筑均为现代风格,虽多是楼房,但都比较低矮。整个科隆市除几座酒店外鲜见高楼。 自贸区以经营转口贸易为主。进口、包装、仓储和再出口是其主要经营范围,也有部分组装加工工业。据自贸区总经理莱奥珀尔多·贝内德蒂介绍,目前在自贸区有近3200家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运营。近年来,自贸区新增企业用户或代表处以每年100家的速度递增。自贸区是巴拿马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其占该国GDP比例达到7.5%。 作为美洲最大、世界第二大的自贸区,科隆成为中美洲的贸易中心,来自亚洲、欧洲和美国的货物,在这里被南美和中美洲各国商户交易。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哥斯达黎加等国是科隆自贸区的主要买家。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则是主要商品提供者。 由于以转口贸易为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自贸区的贸易额能否实现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球贸易的走势。官方数字表明,2013年上半年科隆自贸区的进口额同比下降了6.3%,不过,总体而言,自贸区虽然时有起落,仍为巴拿马经济三大支柱之一。巴拿马运河扩建工程于2014年竣工,届时,运河运力将实现大幅增加,因之巴拿马民众对未来自贸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自贸区管理局认为,自贸区的模式不会过时,它已经实现其创始目的,即为国家创造就业机会,从这一点来看,自贸区是成功的。数据表明,自贸区近年来年均创造就业机会达2.4万个,如果加上非直击就业,数字则达到6万余个。
新加坡港口。本报资料图 新加坡:打造高效物流系统 新加坡西部海岸的维斯达海港运作控制中心去年9月份翻新后重新启用,这项耗资1000万新元(1新加坡元约合4.8元人民币)的项目配备先进的船只交通资讯系统,可以综合雷达扫描、船只自动识别系统以及船舶数据库等各项信息,同时监控一万艘过往航船的航行,比旧系统提高了一倍。这个控制室毗邻巴西班让港口,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就坐在18个30英寸甚至56英寸的监控屏幕前,轻点鼠标便能实时获取过往船只的详细信息,确保这一世界上最为繁忙港口的安全顺畅。从控制室往南观望,一艘艘货轮依次停靠,一座座巨型岸桥正在繁忙工作,一座座集装箱货柜码放整齐,一辆辆货车穿梭其间,一切有条不紊,并不如想象中的繁忙,高效、先进的现代化物流和IT系统让这一景象成熟、可靠。新加坡地处扼守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的重要战略要塞。为打造国际仓储和物流中心,吸引世界各地的商品到新加坡进行中转、运输,新加坡于1969年通过自由贸易区法案,作为实施自由贸易区的法源。 不过,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区与一般国家不同,采用境内关外做法,只是提供免税区,便于商家存放、改装、分拣、展示以至再出口。 目前,从东南亚各国运抵的商品,经常在新加坡被重新包装、组合,再转运至中东和欧洲各地。反过来,中东和非洲的很多货物也在这里打包分销到亚洲各国。每2至3分钟的时间,就有一艘船抵达或离开新加坡港。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公开资料显示,新加坡与世界上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逾600个港口建立了联系,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虽然新加坡港作为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口的地位在2010年被中国上海港取代,但新加坡优良深水港的天然优势、高效的物流系统、亲商环境以及开放的外汇市场仍然吸引着全球目光。早在1989年,新加坡政府就推出了全国范围内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贸易网。这一系统打通了海关、税务、军控、安全、企业发展局、农粮局等逾35个与进出口贸易相关政府部门,所有通关程序统一经过贸易网执行。原本需要2至7天的通关时间甚至可以缩短至不到1分钟,需向各个不同监管部门提交的多份文件也锐减至1份电子文档即可。 负责港口管理的港口网也是新加坡成为世界第一物流中心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简化、整合货物转运和跟踪的复杂过程,每年处理2亿笔交易。港口网能够使港口相关方获得船只进出港信息、舱位安排、货物在港所处的状态、预订舱位、指定泊位、起重机布置、集装箱实时跟踪等信息。 新加坡税制简单,个人和企业的税费水平都很低,且不征收遗产税,也是众多企业愿意投资新加坡的重要原因。而金融自由,即外币可自由兑换,则保证了自贸区资金的自由流转。此外,新加坡虽然不是一个产油的国度,却是世界领先的加油港。 上述种种都让新加坡最终“练就”成了一个全球优秀的自由贸易港。
迪拜。本报资料图 迪拜:优越地理位置是基础 阅读完标题为(盘点世界优质自贸区:自由有极限)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