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拆了!”小思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无照经营十多年的太平桥市场终于在春节前拆了。 2014年7月24日,正是因为小思的爆料,本报报道了《太平桥市场无照经营十年》,得知市场已经拆除,记者特意在上周再次前往,探访如今的“太平桥市场”。 新面貌 社区马路十多年从未如此宽阔 太平桥市场位于广安路辅路、太平桥西里小区附近。这个市场没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在此经营的商户也绝大多数没有正规的工商手续。2014年7月,记者到此走访时,市场从广安路辅路一直往南延伸,夹在太平桥西里几栋居民楼之间。市场杂乱无章,靠东侧是一排临时搭建的彩钢瓦门脸房,西侧则是居民楼一层改建门脸房和简易地摊的混杂。市场从北往南绵延200多米,不仅堵塞正常交通还涉嫌侵占消防通道。市场的存在,让包括小思在内的太平桥西里居民多有不满。虽然它确实让生活便利程度提高,但对环境的破坏却是无处不在。 在记者就市场扰民和环境问题向太平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反映时,当时得到的回应是:“2014年年底市场会拆除。” 2015年1月,太平桥街道兑现了诺言。 现在,广安路辅路上“太平桥市场”红色招牌已经撤下。市场原先150个临建彩钢瓦门脸房全部拆除,大部分地摊也已经不见踪影。记者看到,路西侧中段还残留着几间未拆除的临建房,招贴显示,这几间房原用于经营文印打字等业务,现也已搬到不远处的居民楼底商里重新开业。原先根本没法通行机动车的道路,因此变得宽阔。有些机动车甚至将路侧发展成了停车场,车辆下轧着的地方就是当初占道的门脸房。 十多年来从未如此宽阔的道路让社区居民获益良多。天气好的时候,社区的老人们得以下楼遛狗、聊天甚至支起个桌子玩牌。老人们三三两两,享受着春日午后温暖的阳光。“以前根本不可能啊,都是买东西、卖东西的,人挤人,哪有空地儿啊。”马大爷在太平桥西里住了30多年,第一次觉得社区如此清静。至于平时买菜购物,马大爷也表示没受到太多影响:“小区周围有好几个超市,有家乐福、易初莲花等等,买菜有的是地方。” 新问题 游商进驻与城管打游击 市场虽然已经拆除,但商贩并未完全撤离。 下午3点左右,陆续到来的商贩,在市场原址靠北的地方把地摊铺开。其中一个摊位,各种图案的手机壳和颜色不一的耳机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白色的塑料布上。这个时间还没什么顾客,老板正在和售卖“大连烤鱿鱼”的小贩聊天。两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从小区内部走来,停下脚步问道:“有没有5s的壳?”老板拖长了声音回答:“有!”来往的人流并不繁密,尽管乏人问津,摊贩们还是守着自己的药材、手机壳和贴膜小摊。他们背后的墙上,写满了充话费、文印店的广告。 小思告诉记者,自从市场拆除之后,地摊就见缝插针搬了进来。巧合的是,当天下午4点左右,一名身着制服的城管,开始到现场维持秩序。记者询问得知,这是太平桥街道的执法城管。他表示,街道禁止游商在此摆摊,“我们每天都会过来管理游商,街道规定,摆摊是绝对不允许的。不过,现在都提倡人性化执法,也不能强行赶他们走,都是只能劝离。” 这名城管表示,只要居民拨打城管举报电话,他们一定会现场执法。不过,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游商们在城管离开后,只是向南、向社区深处移动打游击,并没有远离。 新规划 “市场不会重建” 已经拆除的市场将来会有什么规划,这是太平桥西里社区居民现在最关心的。记者就此致电太平桥街道,得到的回应是,“市场拆了以后肯定不会重建了,也不会变成停车场,会恢复成小区的道路。”至于今后道路的具体规划,还需要等区里和街道进一步制定。 记者离开太平桥西里时,已经接近傍晚,一对卖鸭架子的夫妻将摊位移动到了最靠近北门的地方,而原本在门口广安路辅路上卖小奶狗的大妈也挪进了北门里面,他们互相搭着话,等待着顾客的光临。 本报记者 孙毅 D175 实习生 白歌 阅读完标题为(太平桥市场终于在春节前拆除)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