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改造完成 外观蓝墙黄框 内部候车“人车分离”

目前,吴庄公交场站已穿上统一“着装”。摄/法制晚报记者 柴程
十八大这一年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陈斯)在石景山区鲁谷大街,打老远就能看见一栋蓝墙黄框的二层小楼,出入口醒目的标识牌提示这里是“吴庄公交场站”。而就在几个月前,这儿仅仅是一座“灰头土脸”的破旧小房子。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提出“公交先行”。2012年,北京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2060万人次,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4%,成为中国公交出行比例最高的城市。
据悉,公交场站改建工程是“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公交场站建设的重点项目,本市已制定公交场站和换乘站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记者上午从交通部门了解到,本市已启动公交集团老旧场站改造工程,目前部分场站已进行试点改造。未来,全市的600多座公交场站将进行标准化设计,统一外观和标识。
改造模样
明显位置增LED信息显示屏
西三环航天桥下的公交场站正在施工建设之中。施工方北京住总集团二公司修缮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冯磊介绍,这座场站未来也将变成“蓝墙黄框”的标准模样。同时,内部办公环境也将得到提升,全透明落地窗营造全新开放式办公。
改造后的公交场站将全部统一标识,建立三级标识系统。首先是出入口处,将悬空或落地悬挂长3米、宽5米的场站名称标识;建筑门口竖立公司名称的铜牌。此外,售票窗口、卫生间及工作人员的办公、生活用房等处也将悬挂统一格式的标牌。
此外,在公交场站外墙或护栏等明显位置将全部设立LED信息显示屏,滚动播出公交车次信息,包括停靠车辆的车次、发车时间等。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需要在场站内部候车的公交场站,将通过在出入口处统一设置抬杆、伸缩门及岗亭,实现乘客与车辆通道分离。场站内部则在地面用标识线引导乘客进入候车亭。
现场探访
“太空板”现场拼无扬尘
记者在航天桥下公交场站看到,建筑外墙并没有采取传统的支模、浇灌混凝土的施工方式,而是现场拼装已预置好的墙体“组件”。
这种名为“太空板”的墙体材料为一块块长3米、宽3米的统一规格,外部为钢框,内部则为钢筋网,中间用水泥发泡填充,具有防火、保温、轻质等特点。
而记者从住房建设部门了解到,公交场站改造使用的节能“太空板”,是首次将这种新型“产业化”建材应用于民用工程。
所谓“产业化”,也就是说“太空板”是在工厂生产好的组件,运到工地以后再进行拼装,完全没有扬尘等污染,并且大大缩短了工期。
“结构施工过程中,如果是普通的混凝土浇筑的建造方式需要40天,但用太空板拼装只需要15天。” 冯磊介绍。
阅读完标题为(未来三年 北京600座公交场站将统一“着装”)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