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换乘一趟 等于爬了10层楼
千龙网-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马晓晴) 近日,微博上一位名叫Li Han的建筑师画了一幅西直门地铁站换乘分析图,直观展示了西直门站换乘的复杂,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西直门站也被网友赐名“宇宙第一换乘站”。记者体验发现,扶梯缺乏,换乘需要在蛇形缓冲区里不断重复绕行,导致换乘时间超长。 这张最近在微博上火起来的西直门站换乘图,是建筑师Li Han的作品,早在2011年8月就有网友上传,最近又重新火了起来。这张图把从地铁2号线换乘13号线的所要走的路线详细指明,从上下楼梯到蛇形缓冲区再到平面传送带,其间乘客要走的每一条通道都画的十分具体,如同迷宫一般。 该图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共鸣,很多人称自己在西直门地铁站换乘时迷过路。 西直门地铁站的换乘究竟有多麻烦?昨天下午,记者进行了一次体验。 体验 400米走7分钟 下午6时整,记者从地铁2号线开始换乘地铁13号线,记者先后经历了爬楼梯、乘扶梯、上平面传送带、走蛇形缓冲区、再上扶梯5个过程,全长约400米的路,记者共用时7分钟。 记者一共爬了22级台阶,如果不乘扶梯和平面传送带的话,则需要爬129级台阶,按一个台阶15厘米计算,高度达19.35米,相当于6、7层楼的高度。 等于爬了10层楼 从地铁13号线换乘到地铁4号线,全长约310米,记者共用时6分钟,走了203级台阶,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 由于13号线在上层,而4号线在下层,所以从13号线换乘4号线时走的全部都是向下的楼梯,比起往上爬楼梯来说相对容易些。但从13号线换乘4号线时全程没有扶梯和平面传送带,完全需要乘客步行,所以对于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来说,这段路实在是很难走。 回应 为保乘客安全设置缓冲区 为何西直门站换乘如此复杂?地铁工作人员称,蛇形通道是为了缓解大量客流冲击,13号线和2号线都是早期建成的地铁线路,都没有安装屏蔽门,一旦站里的人多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发生事故,而增加缓冲区也是为了乘客的安全着想。 专家 改造有难度 应考虑加电梯 西直门地铁站这样设计是否合理?今天,记者采访了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城市科学系的叶盛东教授。叶教授认为,西直门地铁站相当于一个平面交通体系,原来并没有设计从地下到地上的衔接,也没有设计下行电梯,更没有做下沉基础。 现在每天的客流量很大,想在短时间内做大工程改造是有难度的。但是从长远考虑,地铁公司应该以人为本,应该考虑安装电梯,照顾老人和小孩。文/实习记者 马晓晴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地铁换乘图如迷宫 网友赐名"宇宙第一换乘站")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