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网讯(记者 张倩怡)羽绒服暖不暖和充绒量有着直接关系,可一些商家却在充绒量上弄虚作假。昨日,中消协发布33款轻薄型羽绒服比较试验结果。测试结果显示,有12个样品实测充绒量较明示值低5%以上,占总数的36%,有的甚至低31%。 近日中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从北京新东安商场、沃尔玛购物广场(大郊亭店)等实体店和网络店铺购买了33款样品,均为短款、轻薄型羽绒服,21款样品的标注充绒量不超过100克,最少的为47克,样品的价格从每件199.5元到1398元不等,并就消费者关心的蓬松度、纰裂性、撕破强力以及整件羽绒服的防钻绒性能等开展了比较试验。 充绒量是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充绒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对于轻薄型羽绒服,充绒量设计值较低,有的只有几十克。如果再出现缺斤短两的问题,那么羽绒服的保暖效果会大大降低,而且其实际价值也大打折扣。从测试结果来看,此次比较试验的33款样品中,有7个样品的充绒量高于明示值,有12个样品实测充绒量较明示值低5%以上,有的甚至低31%。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H&M”羽绒服标称的充绒量为47克,实际却只有32.5克,低于标示值31%。 阅读完标题为(近4成轻薄羽绒服充绒量不足)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