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焱灴 李嘉瑞 张骁 几年来,“地震”成了一个“高频”词汇。2008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里氏7.0级以上大地震,分别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1年的玉树地震、2013年的芦山地震。三次大震,给当地百姓带来无法估量的苦难。 然而,每当地震发生后,灾区从未缺少北京人的爱心和身影。无论是救援还是重建,“北京力量”总能冲锋在一线。在北京对口援建灾区四川什邡和青海玉树,即便为期三年的援建期都已经结束,但还有北京人驻守当地,扶持后续经济发展。在芦山灾区,北京市民曾为这里筹集了2234万元善款,专项用于当地民政设施建设。两年过去了,芦山的灾民生活得怎么样?灾区重建到了哪一步?北京人捐赠的善款用到了什么地方? 春节前,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走进了四川芦山、什邡的村寨田舍。在一周的时间里,在田间地头,在援建工地,把所见所闻记满采访本,摄入新闻镜头,把北京人的问候捎给曾经的震中乡亲,也把乡亲们对新生活的期盼和感恩告诉关心他们的北京人。 两年来是谁盯紧这笔善款?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的芦山7.0级大地震,造成196人丧生,21人失踪,1万多人受伤。 2234万元,这是芦山地震发生后,来自北京十六个区县普通百姓的捐款。这笔钱,用于芦山县各乡镇民生设施的重建。为了让这笔捐赠款真正用到灾民身上,北京市捐赠中心通过北京晚报向全社会募集了五位普通市民,组建援建项目监督小组。 五个人当中,有建筑监理专家徐珂,有多年从事资金审计工作的李冬云,在四川省内高校工作多年的张力红。还有一位32岁的杨涛,他是个地道的芦山人,现在北京工作,但每年还要回芦山好几趟,老家好不好,他“门儿清”。而作为来自媒体的监督力量,本报记者李嘉瑞也是小组成员。 每一名监督员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发声:徐珂对工程造价提出了质疑;李冬云对援建资金的管理提出建议;张力红则认为,有的项目明显重复,应该合并。 芦山山路崎岖,很多不宽的道路因施工大车较多,把路基压得松动,走起来颠簸不平。为了能探访到这些北京援建项目的真实情况,记者从当地自驾,走山路、蹚水路,体验着当地真实的生存现状。 盯着这笔善款去向的,可不止5名监督员,还有52岁的高荣旭。老高,现任芦山县民政局灾后重建办公室主任。他的工作是在芦山监管、落实好这些“北京项目”,用他的话说,“让北京人放心。” 除了县级民政部门在监管,乡镇干部成了援建项目的基层“把关人”。大川镇的镇长郑伟,建筑专业毕业。他于2013年2月份被调到大川担任镇长,上任刚两个月就赶上了地震,因有丰富工程监理经验,从那时开始,郑伟没有休息日,自己来工地盯紧项目。建成的老年中心,将成为全村老人的家,也是全村的广场。想到这个“宝贝疙瘩”,郑伟说,一定要把它呵护好。 在宝盛乡的玉溪村,60岁的张康万说,他在村里住了一辈子,第一次听说还要建老年活动中心。他说,他从没见过老年活动中心是什么样,他有点期待了。 “打捆”援建项目有笔细账 1月22日,记者第一次进山,前往最难走的大川镇老年活动中心。随后利用四天时间,记者将芦山剩余的五个援建项目全部走完。记者走在大川镇的小河村、宝盛乡的玉溪村、清仁乡的大板村、太平镇的镇中心时发现,上述地方建设的老年活动中心,并不是独立建设。在一起建设的,还有村卫生室、村委会等项目。是否北京援建的资金,被挪用去盖了村委会、卫生室? 按当地做法,这其实叫做“打捆建设”。站在清仁乡大板村的工地前面,副乡长王光虎说,这个已经封顶的二层小楼,建筑面积一共有800平方米。其中的500平方米用作老年活动中心,包括两个大的活动室,还有几个小屋。在活动室里,老人们可以看书、写字,也可以打打小麻将。另外的300平方米,用于村委会。村委会的建设资金,属于中央援建的资金。王光虎说,老年活动中心大约需要151万元,村委会大约90万元。合在一起建设,就是为了能降低预算,尽量节约援建资金,对于那些习惯住在深山里的老人来说,参与活动也需要村两委的组织。 同样“打捆”的,还有县老年大学。由于与县委党校、就业训练中心合建在一起,老年大学的建设预算被大大降低。最初估算的投资428万元,目前看来只需要375万元。 “打捆”合建以后,预算大大降低。全部6个项目,只需要1229万元就能完成。目前,北京市捐赠中心,已经把这笔钱拨付给了四川省慈善总会。四川省慈善总会正在按照工程进度,逐批拨付。 北京市民捐赠的2234.29万元,只用了1229万元。剩下的1005万元到哪儿去了?北京市捐赠中心表示,这笔钱属于定向捐赠资金,全部将会用于芦山县的民生项目。目前看来,后期将追加援建一些项目,待现有6个项目建成后,还将为里面购买一些设备。 两年完工是快还是慢? 从2013年4月20日地震之日算起,已过去近两年的时间,但记者走访发现,6个“北京项目”都仍在施工当中。项目不算复杂,像乡镇的老年活动中心,只不过是建筑面积800平方米的二层建筑。这样的建设速度,是否太慢了? 按最初的打算,这些将在2014年的2月开工,当年9月、10月陆续竣工。实际的情况是,最早的项目是4月才开工,最晚的直到8月才开工。高荣旭说,一些项目的更改,选址的变化,都影响了开工的时间。“大川镇老年活动中心选址在一个半山坡上。想要开工,只能先把山挖平。” 建筑材料的价格虽然受到国家控制,但人力成本在震后逐年上升,这样影响了施工进度。施工方好不容易凑齐人手开工,工期却已经非常紧张。即便如此,很多项目已经在加班加点。县老年大学的工地外面,就贴着“夜间施工敬请谅解”的告示。 按照芦山县的规划,三年重建需要两年完成。也就是说,要在今年的4月20日之前完成。两年前的那一天是昏暗的、黑色的。两年后的同一天,是新生活的开始。不知不觉,这些“北京项目”成了对内心的一种救赎。对宝盛、太平、清仁三处老年活动中心来讲,主体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外墙和内部的装饰,按期完成没有问题。但对于大川镇来讲,难度就越来越大了。要是完不成,就会拖后腿,这让老高和镇长郑伟都挺担心。他们采用“倒排工期”的方式提高效率,郑伟说,即便春节就要到了,也要再辛苦一下,一定要在“节点”完成。 然而,这样的建设速度,会不会影响质量呢?高荣旭说,无论是资金的拨付,还是工程的质量,都有五层把关。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乡镇)、劳动监察和县民政局,只有工程建设完成、合格之后,才会把钱从专门的援建资金账户拨付给施工单位。按照计划,项目开工后拨付50%资金,主体完工后再拨40%,竣工验收后再拨10%。此外,北京市民政局以及市捐赠中心,四川省民政厅以及省慈善总会,也都时时刻刻在监督着工程质量。文并摄 J015 J240 J243 北京援建芦山灾区的六个项目 项目 动工时间 投资额度 建筑体量 施工进度 大川镇老年活动中心 2014年4月 151万元 三层建筑,与村卫生室、村委会打捆建设 一层已经完成,二层正在施工 太平镇老年活动中心 2014年5月 151万元 两层建筑,与村委会打捆建设 主体已经完工,正在外墙装饰装修 宝盛乡老年活动中心 2014年5月 151万元 两层建筑,与村卫生室、村委会打捆建设 主体完工,正在室内装饰 清仁乡老年活动中心 2014年4月 151万元 两层建筑,与村委会打捆建设 主体完工,正在室内装修 芦山县老年大学 2014年8月 375万元 四层建筑,与县就业训练中心、县老年大学合建 主体已经封顶 芦山县殡仪馆 2014年7月 250万元 包括两层的吊唁堂、地上地下共三层的办公楼 主体均已竣工,吊唁堂进行二次装修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人捐的钱都花哪儿了?)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