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北京 > 正文

阔别30年 细鳞鱼重回潮白河

2014-07-16 09:10 来源:网络 浏览:
细鳞鱼(资料图) 本报记者 巩峥 30年了,潮白河上终于又见到了成群结队的细鳞鱼。前天,在延庆和密云4处投放点,10万尾细鳞鱼苗闪着耀眼鳞光,跃入潮白河面。 细鳞鱼是本

细鳞鱼(资料图)

  本报记者 巩峥

  30年了,潮白河上终于又见到了成群结队的细鳞鱼。前天,在延庆和密云4处投放点,10万尾细鳞鱼苗闪着耀眼鳞光,跃入潮白河面。

  细鳞鱼是本市首要恢复的物种,市农业科研人员攻坚3年,才将这濒危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人工繁殖成功,放归它们曾经的故乡——潮白河。

  主持细鳞鱼人工繁殖技术的陈春山研究员告诉记者,这种鱼是我国极为珍贵的陆封冷水性鲑科鱼类。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在潮白河水系内经常捕获。因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广遭捕捞,生存环境变差,30多年前开始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现已成为濒危物种。农业部已将其列为我国重要的珍稀水生动物进行放流,市农业局则把它列为北京地区首要恢复的地方物种。

  3年前,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就开始了对细鳞鱼的引进、繁育和驯化。陈春山到细鳞鱼原产地辽宁、吉林,与当地科研人员合作,研发异地人工繁殖技术,并将亲鱼和苗种引进本市。随后,每年尝试将鱼苗放入本市固定水域进行反复试验。

  3个月前,在延庆县玉渡山基地内进行了细鳞鱼人工催产,产卵约5万粒。“这表明细鳞鱼在北京的人工繁殖技术已经成熟,而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陈春山说。

  成功孵化出的细鳞鱼苗,经中科院动物所基因鉴定,与北京地区曾经存在的土著细鳞鱼系同一种群,适合在北京地区进行放流。

  而难题接踵而至。陈春山说,细鳞鱼是冷水鱼,环境温度不能过高,而眼下北京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此外,细鳞鱼对水温、水质要求都非常高,它一般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涧溪流,水质要清澈,富含溶解氧,且常年水温不能超过20摄氏度。

  “此前的尝试性放流,都因为温度的原因影响了鱼儿的成活率。”陈春山说,今年科研人员吸取教训,用上了更科学的低温运输设备,在放流目的地上也进行了精心选择,沿潮白河水系选取了延庆县3处、密云县1处投放点。这些地带水质清、流域广,是细鳞鱼的“安乐窝”。

  放完了细鳞鱼后,陈春山随即带领科研人员开始了跟踪调查。“希望能看到这些人工繁殖的细鳞鱼,在咱北京的河水里自然繁殖,因为只有这样,这些濒危的小鱼儿才算有了救。”陈春山说。

  今后,本市每年还要增加细鳞鱼的放流量,在尽可能多的河湖中为它们找到家。“距离真正恢复这一物种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陈春山说,目前细鳞鱼还是保护动物,受法律保护,不得捕捞,希望广大市民能够一起呵护它们。



阅读完标题为(阔别30年 细鳞鱼重回潮白河)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