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龚兴 郑瑞田)为让居民文化活动有处去,大兴区观音寺街道探索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新模式,通过多种形式开拓文化空间,让居民出家门15分钟就能找到文化活动场所。 在人口密集的街道,群众对文化空间出现井喷式需求,开辟更多文化活动空间显得尤为紧迫。大兴区观音寺街道探索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新模式,协调整合辖区内地下空间、人防工事、市属单位文化活动中心等场所,建成集培训、休闲、科普、娱乐为一体的观音寺街道多功能活动中心,让居民出家门至多走15分钟就有文化活动场地。 大兴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位于福苑小区的地下人防空间,就是街道与该区民防局、科协等单位合作建成的多功能宣教活动中心,类似地下空间升级百姓活动中心,在该街道已有4处。 有了活动空间,群众开展起活动来如鱼得水。观音寺街道把热心于开展文化活动和热衷于文化技艺学习与实践的居民,发展成社区文化组织员,并经常进行业务培训,通过他们的引导,带动群众更好地开展活动,激发了各社区的文化活力,进而也带动了街道的文化活力。 据了解,观音寺辖区内共有星火工程艺术团5支,热衷于参加各项文艺活动的居民超过2000人。街道工作人员随即以各艺术团所具备的特色优势为基础,整合社区文化力量,形成互动,着力打造具有专业水平的街道级别专业艺术团队。街道分别组建了观音寺街道舞蹈队、街道合唱队、街道民乐队,并邀请专业老师为他们进行培训、创作词曲、编创节目。截至目前,以原创舞蹈为特色的街道舞蹈队在全国鼓舞邀请赛中荣获“梦想之鼓”奖,在北京市第24届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的比赛中荣获节目类二等奖。 阅读完标题为(大兴社区建“15分钟文化空间”)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