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北京 > 正文

本市7座“古董桥”年内将大修

2014-07-05 09:05 来源:网络 浏览:
本报记者 刘冕 今年9月到11月,7座仍在使用着的“古董桥”将启动大修。这些桥梁均位于门头沟区,分别是109国道塔岭沟旧桥、石担路联络线水闸旧桥、韭园桥、防洪1号桥、塔

  本报记者 刘冕

  今年9月到11月,7座仍在使用着的“古董桥”将启动大修。这些桥梁均位于门头沟区,分别是109国道塔岭沟旧桥、石担路联络线水闸旧桥、韭园桥、防洪1号桥、塔河口1号桥、军红路杨家村桥和达洪路达洪小板桥。

  市交通委路政局介绍,这些桥梁中年纪最大的已接近百岁,年纪最小的也有三四十岁了。经过多年的使用,部分桥梁结构已出现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裂缝增多等病害状况。随着这些桥梁的修缮竣工,108国道和109国道上的桥梁都将达到“健康”水平。同时,旧桥混凝土及钢材将在施工过程中回收再利用,可直接节省18万余元的投资。

  民国老桥涂防水型“防晒霜”

  石担路联络线水闸旧桥位于门头沟区的龙泉镇,全长253米,宽9米,车行道宽6米,两侧人行步道各宽1.5米,净高14米,始建于1921年。当年,这座桥由法籍女工程师设计,采用了欧洲流行的钢筋混凝土上承式空腹双铰肋拱形式。这也是我国修建的首座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算是北京最早的现代公路大桥。进入21世纪,重载过境交通负荷骤然增加,交通部门新建了公路水闸桥。老桥继续保留,仅限非机动车通过。

  如今,近百岁的老桥在“体检”后被评定为五类危桥,桥梁出现主要承重构件裂缝增多、混凝土劣化松散、结构主筋锈蚀严重等病害,并有扩大趋势。

  对待这样的“古董桥”,路政部门反复研究,对结构承载力及最不利截面进行验算后,最终确定遵循“保护性修缮”的原则,准备将一些混凝土破损处填平,用等强度的材质加固锈断的钢筋,同时整座桥梁还将涂防水型的“防晒霜”,实现防盐蚀、防碳化和防紫外线。

  华北首座单跨无铰拱桥穿“盔甲”

  109国道塔岭沟旧桥始建于1958年,位于门头沟区斋堂镇,全长57.5米,宽6.1米,单孔跨径45米,桥高14米。据史料记载,这座桥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我国自主设计施工的华北第一座单跨无铰拱桥。该桥的设计建造得到了彭真的亲自督办。

  上世纪90年代,这座桥成为进出门头沟清水、斋堂等煤炭主产区的必经之路,加上长时间的雨水侵蚀,老桥主要承重构件锈胀开裂,混凝土破损露筋等病害严重。1997年,为确保重载交通安全通行,市公路局门头沟分局在该桥上游处修建了一座新的塔岭沟桥,旧桥随后被禁止通行。

  市路政局介绍,今年老桥大修工程将启动,除了对桥梁构件局部混凝土破损、露筋的地方进行处理,封闭裂缝等,还将涂刷混凝土保护性涂料等,这相当于给桥梁穿了一层坚固的“盔甲”。

  38岁韭园桥拆旧建新

  韭园桥原桥位于109国道上,始建于1976年,是一座漫水桥,跨越永定河,桥梁与河道正交。所谓漫水桥,就是建在河流上面简易的普通桥,水位稍稍上涨,就能从桥面上漫过。2011年,交通部门发现这座桥的主梁混凝土老化严重。

  市路政局介绍,此次韭园桥大修将采取拆旧建新的方式,在原桥位置进行新建,设计桥梁全长81米,全宽10米。因桥梁跨越永定河,为确保安全度汛,施工时间确定为汛期结束之后,拆除旧桥后在南侧搭建临时便道,以保证国道的正常通行。

  值得一提的是,拆除的桥梁旧料将实现回收再利用。如339立方米混凝土碎块可用于便道填料或其他工程;可回收钢筋20吨;沥青混凝土经再生利用后用于路面底面层,利用率可达95%;旧桥下部结构浆砌块石可作为河道防护工程,利用率为50%。



阅读完标题为(本市7座“古董桥”年内将大修)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