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北京 > 正文

二中院审毒案 七成判无期

2014-06-25 09:11 来源:网络 浏览:
陆荣江(左)被判无期;唐先松(右)被判死缓。 本报讯(记者安然)今天,27岁的重庆人唐先松和39岁的广西人陆荣江因运输毒品罪分别被判处死缓和无期。记者从北京二中院了

陆荣江(左)被判无期;唐先松(右)被判死缓。

  本报讯(记者安然)今天,27岁的重庆人唐先松和39岁的广西人陆荣江因运输毒品罪分别被判处死缓和无期。记者从北京二中院了解到,近年来,二中院一审的毒品案中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被告人所占比例超过7成,涉毒案件中缴获的毒品数量超过千克的也日益频繁。

  去年3月,唐先松、陆荣江预谋将毒品从广东运到北京。3月14日,陆荣江携带藏有冰毒的塑料袋从广东乘坐长途车到达河北牛驼服务区。他和唐先松换车进京,在榆垡检查站被公安机关抓获,警方从他们所乘车辆的脚垫处起获两包冰毒,净重618.26克。

  据北京二中院统计,在2011年至2014年上半年,二中院共受理一审毒品案件128件,涉及176名被告人。其中,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达124人,所占比例超过7成,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33人。

  二中院刑一庭副庭长黄小明说,不少运输毒品的被告人都会辩解说自己是“非法持有毒品”,以求得轻判,这种时候,就需要法官根据毒品数量、运输方式等具体细节进行判断。“一个人手上拿着几百克上千克毒品,说是自己自用,这就很难有说服力。”

  他告诉记者,有的被告人确实可能是受到蒙蔽而替他人运输或走私毒品。“运输毒品、走私毒品都是故意犯罪,必须要被告人主观明知,但是供述自己主观明知的人很少,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证据进行判断。”

  他说,此前国内常有报道,说中国女性替非洲男友从国外携带行李入境,结果被发现行李中藏有毒品。“这种情况确实需要司法机关进行非常细致的判断,以确定嫌疑人是否真的是被蒙蔽。即使没有口供,我们也能够通过相关细节来判断。比如说,一个女性花钱花时间出了国,住了一个晚上,立即返回,行李也只有一点点,这就很难解释为‘我完全不知情’。”

  据介绍,二中院近年受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当中,所涉及的主要是冰毒,另有部分海洛因和可卡因。后二者多是在走私毒品案中出现,其他种类的毒品很少见。在这些走私案件中,被告人多为外籍人员。

  由中级法院一审的涉毒案中,毒品数量往往非常惊人。自2013年至今,北京二中院一审审理的57件毒品案件当中,毒品超过1000克的有14件,500至1000克的有18件。王鑫刚摄 J060



阅读完标题为(二中院审毒案 七成判无期)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