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的话】 近10年来,北京年均水资源不足21亿立方米,却需要维持着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每年水资源缺口高达15亿立方米。虽然今年10月江水进京,会缓解首都的“干渴”,但南水北调工程并不能彻底改变北京的用水紧张,北京仍然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南水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每一滴水都弥足珍贵,我们没有权力浪费。北京缺水,更需要节水智慧,从今天起,本报推出“用水智慧”栏目,详解北京水资源困局、介绍节水达人和典型单位的节水妙招,用节水点亮智慧生活。 北京市节水管理中心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市人均生活日用水量为210升,其中在家中产生的人均用水量为110升,在单位等公共场所发生的生活用水量为100升。市民在家中产生的这110升日用水量中,洗澡占30%,即33升;冲厕占到25%,即27.5升;刷牙洗脸等洗漱占到10%,即11升;洗衣服做饭等其他用水占到35%,即38.5升。 而另一组数据则展示出一个“干渴”的北京:北京年均水资源不足21亿立方米,却需要维持着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每年的用水缺口相当于一个半密云水库的储水量。 每年缺水相当于一个半密云水库 市水务局水资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1956年至200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但是从1999年以来,北京进入连续枯水期,地表水资源量衰减59%,地下水资源量衰减37%,入境水量衰减77%,每年水资源缺口高达15亿立方米。而密云水库多年储水量低于10亿立方米,因此,每年的用水缺口相当于一个半密云水库的储水量。 从人均水资源量来看,北京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0,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40。虽然今年10月,丹江水和汉江水汇合后将一路北上,以年10.5亿立方米的水量输入北京,虽然北京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将得到有效缓解,但形势依然严峻。 【用水·达人】 樊家村育芳园小区 纪培新 “一瓢水”马桶每次只用一升水 U形水管、马桶座圈、不锈钢管、大扳手、小扳手……樊家村育芳园小区里,纪培新的家总是被各种洁具零部件和工具占得满满当当的,因为他是个节水迷,这些年不仅钻研节水器具,还成了小区里有名的节水达人。 “一瓢水”马桶就是他的发明。从外观上看,“一瓢水”和普通马桶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没有水箱,马桶边还拖着一根长长的“摇杆”。左手拧开接入马桶的水阀,右手推着“摇杆”让马桶向后仰起,短短几秒钟,马桶就完成了一次冲洗。“这是利用水位差的原理,马桶后仰,水位高了,自然就流入了下水管。”纪培新介绍说。 别小看这个马桶,一次只用一升水,而且只需一次,保证干净。纪培新算过一笔账:以一吨水为例,非节水马桶只能冲167次,“一瓢水”马桶能冲1000次。经年累月,省水数目可不小。前一阵子,纪培新给“一瓢水”完成了一次升级,将陶瓷桶盆替换成不锈钢材质,为的是让马桶更轻,“摇杆”被脚踏板取代,为的是操作方便。 “北京的水太珍贵了,南水北调的水来得就更不容易了。”纪培新说,作为市民更应该有强烈的节水意识,珍惜用水。他也希望把自己的节水发明介绍给更多的市民了解和使用,给北京的节水出份力。 【用水·曝光】 面对身边存在的各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市民可以采取“随手拍”等方式通过文字、图片进行曝光,同时还可以亮一亮您的节水高招。 参与方式 邮箱:bjwb85202911@126.com 微信:在微信“添加朋友”功能选项中,选择“查找公众号”,在横线处输入“北京晚报”,点击“搜索”后,选择“北京晚报”并加关注即可,然后将图片发送至对话框里。 本报记者 叶晓彦J224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每天人均生活用水210升)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