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涂露芳 “02,可以发车!”调度中心下达发车指令,司机老王轻推手柄,扁平车头的7号线列车缓缓驶离焦化厂车辆段的巨型停车库。 今年年底,东西向地铁干线7号线将开通运营,眼下车站装修、设备安装正与动车调试穿插进行分秒必争。动车调试是边施工边组织列车上线运行的关键环节,在调试过程中检验列车与信号、通信、供电、屏蔽门等设备系统的运行状况。 记者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获悉,7号线东段焦化厂站至化工路站已经有3列8节编组的大容量新车开始试跑,6月15日左右动车调试范围扩展至中段广渠门外站,7月15日左右开始全线跑车,列车从焦化厂站直达北京西站大约需要40多分钟。 自动驾驶时速不超75公里 王师傅轻触操作台的红色按钮,列车驾驶模式切换为“ATO”模式,开始自动驾驶。速度显示屏上,白色指针迅速旋转,列车时速很快提升至40公里以上。记者注意到,速度指针附近永远有一个如影随形的红色箭头。 “这是在警示当前允许的最高行车速度,实际车速总是略低于红色箭头标注的最大速度。”王师傅看起来十分轻松,有了自动驾驶的安全防护功能,他只是将手习惯性地搭在操作柄上,以防隧洞内有意外情况需要紧急刹车。实际上,整个行车过程,他主要精力不是操控列车,而是监控列车自动驾驶的状态。 7号线新车设计最高时速为80公里,但实际运营中时速不会超过75公里。昨天的调试运行,02号列车从车辆段出发,先后经停焦化厂站、双合村站、垡头站、欢乐谷景区站、南楼梓庄站和化工站,再折返运行。 按计划,7号线9月底将进入持续3个月的空载运行状态,严格按照开通运营时的列车调度表跑车。从5号线开通以来,北京城区地铁新线几乎都能在开通之际,就实现最小发车间隔3分钟的成熟运营状态,最大功劳就来自分段推进的动车调试。施工进展快的区段先调试,进展慢的区段后调试,这样的模式既确保了整体工期,又让设备系统有较为充分的磨合时间达到稳定运行状态。 新列车行车噪音低3分贝 站在崭新的7号线列车内,长长的车厢通道一眼望不到头。与6号线一样,7号线也采用了8节编组的B型列车,载客能力提升30%,标准载客能力1960人,满载情况下能容2760人。 昨天上午的动车调试过程,车厢内非常安静,听不到车轮与轨道剧烈摩擦的刺耳噪音。北京地铁车辆装备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7号线新车采用了多种手段降低行车噪音,车轮安装了降噪阻尼环,地板采用特殊降噪材质,外挂式车门也比常规内藏式车门密闭隔音性能更好。整体看,7号线列车行车噪音比普通列车低了3分贝。 7号线新车的外观也有些特别。车头设计以古代宫殿中狮子门环为灵感,看起来古朴而不失现代感。“前脸”采用平面设计,司机视野更加开阔。7号线列车完全在地下运行,时速也不太高,因此不用担心非流线型车头的行车阻力。 7号线新车全部由北京地铁车辆装备公司生产,国产化率达到95%以上,尤其长期依赖于跨国巨头的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也实现了完全国产化。在车厢内部,7号线列车首次装备了19英寸的显示屏,电视图像和到站提示信息的显示都更为清晰。 自主信号系统将迎大客流考验 列车一路前行,比司机更忙碌的是信号系统调试人员。 司机室后面的设备控制柜附近,一台笔记本电脑正在高速下载数据,北京交控公司的技术人员蹲守在旁边,一边观察信号设备和机电设备上红红绿绿闪烁的指示灯,一边浏览下载的数据信息。目前的东段动车调试,交控公司就已派出20多名工程师现场服务,随时排查故障。 继亦庄线、昌平线和14号线之后,7号线也采用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信号系统。这意味着年底开通时,北京交控的自主信号系统将首次经受大客流的考验。 “有了前面三条线的运营经验,7号线信号系统会更成熟更稳定。”交控公司项目部经理刘超信心满满。与跨国巨头的信号系统相比,7号线自主信号系统功能毫不逊色,能满足最小发车间隔2分钟的设计要求,且现场服务效率更高。刘超表示,总部就在北京的交控公司,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排查故障,因此亦庄线、昌平线和14号线西段的运营故障率整体低于采用进口设备的地铁新线,尤其不会因为疑难问题处理不及时让运营故障重复发生。 阅读完标题为(地铁7号线试跑大容量新车)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