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北京 > 正文

男子“被开卡”买基金 13万神秘消失

2014-05-27 20:16 来源:网络 浏览:
卡在自己手里,卡内13万元却神秘消失,事主报案后,通过警方的侦查和抓捕,4名嫌疑人落网,一起伪造本人身份证,然后在本人不知情之下“开卡”、“购买基金”、“取款”的

  卡在自己手里,卡内13万元却神秘消失,事主报案后,通过警方的侦查和抓捕,4名嫌疑人落网,一起伪造本人身份证,然后在本人不知情之下“开卡”、“购买基金”、“取款”的新型犯罪案浮出水面,目前这一案件已移交到海淀区检察院。

  开卡买基金本人不知情

  去年12月5日,事主张女士报案称,她儿子的银行卡被人转走130800元。报案前一天,陈先生欲查询朋友汇款项是否到账,等他母亲到银行ATM机查询时,发现卡里仅有75087元,除去其中75000是朋友汇来的,卡里原有的13万余元存款没了,只剩下87元。在ATM机器上查询明细后,陈先生发现卡里原有的130887元分别于12月2日和4日被转入某基金账户128000元和2800元。陈先生和家人当天赶紧到银行和基金公司查询,两家的客服都确认了这两笔交易。

  基金公司客服告知,陈先生上月在该公司开通了一个账户,12月2日和4日以其本人的名义分两次购买共计130800元基金。12月3日和4日又被人分多次赎回,款项汇入了以陈先生名义开的与基金绑定的农行卡上,该农行卡开户日期为12月3日。自开户当天,就开始把赎回的基金款都取走了。

  储蓄卡在张女士的手里,密码也仅有张女士及其子陈先生知道,但购买基金,以陈先生名义办理农行卡,直至最后赎回基金,将钱取走,这一切,陈先生母子完全不知情。

  警方经侦查,抓获了朱某等4名嫌疑人,4人如实供述了犯罪经过。

  犯罪流程

  购买“四大件”

  开户买基金

  朱某等人先是在QQ群里发信息购买信息资料,即其俗称的“四大件”:卡主姓名及预留手机号、身份证证号、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答应支付一定费用后,几人筛选获取的信息资料,选定在陈先生的银行账户下手。

  之后,他们在网上打广告,找人根据身份证号查到受害人身份证正面照片,然后做成被害人的身份证扫描件。待扫描复印件制成后,由朱某联系涂某,根据扫描照片找人制作临时身份证,并找人去农行柜台,以被害人陈先生的名义开卡。

  负责网络技术的陈某先将银行卡的钱转到某基金,因担心事主陈先生消费时发现,便分两次转入,再将转到基金的钱分多次赎回到以事主陈先生名义开的农行卡上,最后由涂某、彭某与张某转账取现。除了一小部分直接取现外,大部分都通过几台手机POS机,转到他们预先购买的多个银行卡上,这样不仅方便、不易被察觉,还不受数额上限的限制。最终,几人成功将被害人银行卡中的130800元据为己有,然后根据各自起作用大小进行分赃。

  犯罪特点

  手段很隐蔽 不易被发觉

  据他们交代,他们通常会查看这些银行卡的余额和交易频率,选择交易频率低的账户下手,以免被察觉发现。此外,他们之所以选择购买基金、开办另一张银行卡、申购基金再赎回的方式作案,是因为基金账户方便动手。该基金验证方式是验证网银,也就是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网银登录密码,就可开户成功,不需要U盾及手机验证码。另外,该基金可添加其他本人名下卡,只需要输入另一张卡号、名字、身份证号、取款密码,就可以绑定成功,再用所开的事主同名卡转账取钱,十分方便。在取现过程中,他们也经常找人代取,以防万一。

  案件警示

  银行和基金

  都存在漏洞

  海淀检察院李慧检察官指出,通过此案可看出,从购买被害人信息资料,到找人制作被害人身份证扫描件,制作临时身份证,代办同名银行卡,再到找人帮助取现,每一环节背后都隐藏着公民信息安全的危机,因为这些犯罪活动的秘密进行完全不在事主本人的掌握和控制下。

  其一,客户资料方便易得。嫌疑人口中的“四大件”包括开卡人的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这些只需购买就能得到。同时,根据被害卡主的身份证号就可查到其身份证正面照片,制成扫描件。这中间,公民的个人信息从哪里泄露,如何泄露,嫌疑人又是如何破解的?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

  其二,基金公司存在漏洞。如嫌疑人所述,无需U盾及手机验证码,只需输入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网银登录密码,即可开户,并可绑定本人的其他银行卡,而只需输入卡号、姓名、身份证号、取款密码。而事实上,第二张绑定的同名卡,由于是嫌疑人所开,所以完全掌握在嫌疑人的手中,资金已脱离了卡主的控制。

  其三,银行监管问题。找他人代办银行卡过程中,嫌疑人寻找与身份证上照片类似的路人,并支付一定报酬后,便在银行开卡成功。银行应如何审核卡主身份,做到万无一失,无漏洞可钻?

  其四,犯罪手段在圈内并不罕见。据他们交代,这种犯罪方式在他们熟知的圈里并不罕见,他们QQ群里经常交流。此案四名嫌疑人中,有几人曾参与多起与此类似的犯罪行为,将他人钱财秘密转走,并据为己有。不仅四名嫌疑人之间有分工合作,甚至在他们想要提供信息和开卡帮助时,只需在熟知的QQ群里发帖子,就有呼应,用钱可购买所需的服务。也许法律严惩的仅仅是少数犯罪分子,但后面深藏的利益链条更应引起重视,并斩草除根。

  李慧检察官不无忧虑地说,也许我们每天都面临着个人信息的泄露,个人资金账户存在很大的安全隐忧。事实上,当我们发现账户资金被他人秘密转走后,竟无任何信息提示,甚至最后也无从补救并遏制危险升级。在束手无策中,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而此案警示我们,应注重个人信息保护和交易安全防范,但从何处保障信息及交易安全,不仅仅靠个人之力,更要依靠社会管理机制的健全,及时堵塞漏洞,降低风险。李慧检察官呼吁,源头治理及流程监管势在必行。

  本报记者 林靖 J151



阅读完标题为(男子“被开卡”买基金 13万神秘消失)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