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汛 青塔小区芳园20号楼一墙之隔,是正在改建的青塔供热厂。厂区东北角,一片新翻过的土地,在初夏的艳阳照射之下,颜色明显比一旁泛白的沙石地面深不少。泥土下17米,藏着本市在建最大的地下燃气锅炉房,昨日主体结构改造基本完成。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年内,全市将有近300台4100蒸吨燃煤锅炉完成清洁能源改造,预计可减少燃煤消耗100万吨,约40万户居民供热将用上清洁能源。而300台的规模同样是近年来最大的。 站在自家4楼阳台俯瞰十几米外的供热厂,社区居民王凤兰大妈心里特舒坦。供热厂“煤改气”,远处的烟囱、输煤廊和煤库已经空空荡荡,今年冬天,这些设备将全部下岗,原本煤灰满地、在家也不敢开窗的日子,今后不会再有了。 可是燃煤锅炉房下岗了,小区的供暖怎么办?秘密,就藏在这片新翻过的泥土下方。 沿着土地东侧的一排平房向北走到头,一转弯,眼前突然显现出一个楼梯间的入口,向下延伸的楼梯隐藏其中。沿着楼梯一圈一圈向下走,越走身边越安静,空气中的湿气也渐渐加重。等到在地下二层站定,已经远离了30多摄氏度的地表高温,身着短袖竟然感觉有几分寒冷。而更加令人震惊的景象还在地下二层的中庭。一片寂静之中,3个长13米、高9米、宽4米左右的“大家伙”并排矗立,原来,这就是给青塔周边四个小区的60万户居民和部分企业供暖的锅炉。 9米的高度,几乎相当于3层楼,在近乎完全封闭的地下空间里站在锅炉旁边,甚至令人有些晕眩。“把这三个大家伙放到地下,不容易。”施工现场负责人戴悦脑海中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施工中遇到的鹅卵石。原来这一带的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原本打算用机械打桩,可刚一挖就发现土层中含有大量鹅卵石,用机械硬打桩的话,噪音太大。为了减少噪音,整个燃气锅炉房地基的108根打桩,完全靠人力完成。 不仅如此,传统的燃气锅炉房建设,要不就是直接放在露天;要不就是先盖好车间,把锅炉零件运进去再组装。可是在地下建设燃气锅炉房,与这两者都完全不同。戴悦说,施工时先建好地面和墙壁,形成一个方形的“大坑”,将燃气锅炉房在地面组装好,再吊进“坑”里,随后再加盖天花板。为了避免建设天花板时掉落的建材砸坏锅炉,工人们还用钢架给锅炉“穿”上了一层钢铁防护衣。 别看燃气锅炉深藏地下,其安全保障可一点儿都不含糊。在锅炉房的天花板上,还特意留出了一个覆盖着采光玻璃的天井口,具备了采光和消防安全疏散的功能。至于遍布天花板的银白色排风道,可以时刻确保地下锅炉房的空气质量。 “这是截至目前,热力集团‘煤改气’过程中唯一一个深藏地下的燃气锅炉房。”戴悦说,锅炉房进了地下,地面上省出来的土地将被改建成一片绿地。而且,深藏地下还将大大降低锅炉房运转时产生的噪音,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 看着家旁边的这个地下燃气锅炉房,王凤兰伸出大拇指:“就等着看今年冬天它的表现了!” 昨天,丰台区青塔供热厂,地下锅炉房正在施工,距离地面一米多高的屋顶仍未封顶,可以看到巨大的锅炉在地下悄然矗立。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相关新闻 今年五环路内基本取消燃煤锅炉 2014年是全市燃煤锅炉清洁改造全面推进的一年,也是锅炉改造工作重心逐步向远郊区县转移的第一年,全市计划完成采暖和工业锅炉改造4100蒸吨。市发改委方面昨日明确表示,今年本市五环路内基本取消燃煤锅炉。采暖季前完成西三旗、西罗园、实创热力、清华大学等一批城区燃煤供热厂改造工程。 今年,本市将基本完成19个市级以上工业园区锅炉“煤改气”。同时,加快推进市级以下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燃煤设施清洁改造。全面加快远郊区县燃煤锅炉改造。在远郊区县对已接通管道天然气的区域,按计划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锅炉“煤改气”工程。在燃气管网条件不具备的地区,通过电力、热泵等多种方式推进锅炉清洁改造。 阅读完标题为(最大地下燃气锅炉房将建成)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