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北京 > 正文

北京的哥聊帕萨特出租车:看着高大上其实没区别

2014-05-16 12:40 来源:网络 浏览:
遇到70岁以上单独乘车的老人或残疾人以及透析的病人,刘师傅经常提供无偿服务。客人执意要付的车费他会放进特制爱心箱,积少成多,用于爱心捐助。 空驶路过国家大剧院,喜

  遇到70岁以上单独乘车的老人或残疾人以及透析的病人,刘师傅经常提供无偿服务。客人执意要付的车费他会放进特制爱心箱,积少成多,用于爱心捐助。

  空驶路过国家大剧院,喜欢音乐的刘师傅会在这里等个活儿。他曾经做过交通广播「古典音乐与出租车司机」节目嘉宾。

  等活儿的空当,有人来问路,热心的刘红为游客耐心指路。

刘红师傅是交通台节目《百姓TAXI》的座上宾,经常和主持人一起做直播。

 

  适逢“五一”假期,刘红和妻子赶赴天津探望在中国民航大学学习空中飞行的儿子。将来能开空中客车的儿子让刘红很欣慰。

  每周一,三,五,刘红师傅一大早接刘大妈从丰台蒲黄榆到协和医院做透析,老人直言刘师傅是老天爷送来的礼物。

  一位肖姓乘客拨打本报热线,畅谈他的一次打车奇遇。从酒店出来,肖先生准备直奔机场生活区,接连两趟伊兰特以交班儿不顺路为由弃他而去后,一辆黑色的帕萨特停在了他的身边。上了出租车,肖先生很快发现,在这辆干干净净的车子内,还有一股子香气;不但如此,车厢喇叭里传来的居然不是《一路畅通》也不是相声评书,而是幽幽的古典音乐《沃尔塔瓦河》,再看到车上的WiFi标识,宛若进了“盘丝洞”。而身边身着淡黄色工服的司机不但衬衫熨得有棱有角,谈吐也很温文尔雅,经常来北京出差的肖先生看着倍感新鲜。

  肖先生说的的哥就是刘红。40多岁的他在酒店干过,在旅行社当过导游,到了不惑之年当起了的哥。

  在一般人看来,开出租是个苦差事,每天在方寸之地一坐就是一天,着实不好受,还得在北京早晚高峰的拥堵车流中抢份儿钱。刘红刚开始干出租时也经历了同样的困难,不过他却没有将自己的郁闷转化成抱怨,而是经营起了驾驶室里的小日子。整洁的车厢,优雅的谈吐,专业的驾驶,刘红能让乘客在拥堵的道路上很快平静下来,静静地跟他一起欣赏音乐。凭着这份高雅,刘红很快就有了一大串包车客,甚至会在某个午后,有老顾客请他到咖啡馆喝上一杯。

  有了这样的业缘,从2011年开始,刘红便不再开伊兰特,改为承包帕萨特。虽然帕萨特出租车的司机看起来很光鲜,但并非是每个人都能做的。需要有良好的人脉资源以及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许多师傅会望而生畏,但凭借之前积累的稳定客户,刘红将自己的帕萨特出租车开得风生水起。

  一般来说,像帕萨特这种高档出租车经常都是包车,有着稳定的高端客源,拉散客的很少。不过刘红并不只拉高端客户,只要有时间碰到散客,他一样会踩脚刹车。虽然不划算,但“乘客的需要,就是我的责任”。

  2008年末,刘红开始固定为一位当时83岁的老人跑预约。老人每周三天需要凌晨5时40分到协和医院做透析。为此,刘红在老人需要用车的当日都会4时20分起床,准时将他送到医院。即便后来换了帕萨特,生意兴隆后,依旧如故。今年的大年初二,老人走了,刘红颇有些失落,不过很快,跟老人同一病房的另一位病友又成了刘红的新乘客。于是,刘红一周三天凌晨4时20分起床的习惯又得以延续。

  刘红的本事在于能让一手交钱一手交票的工作干得很有人情味,这种平常的心态,这种乐业的精神让刘红把的哥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的哥聊帕萨特出租车:看着高大上其实没区别)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