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备受关注的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正式出台。由于年初起部分区县就陆续进行教育布局调整,所以今年的入学政策显得扑朔迷离。新政策公布后人们发现,此前坊间盛传的“取消共建生”只是“冰山一角”。今年,市教委“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2014年,注定将是家长们犹疑的一年,也将是后来者们满怀期望的一年。 优质资源均衡扩张 将挤掉学区房泡沫 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将人们的目光汇聚到了一贯的热点“学区房”:“政策一再收紧,以后想上名校岂不是只有买学区房一条路可走了?”有人开始担心名校周边将成为“宇宙中心”。但随着各区县教育整体改革方案的出台,人们不难发现,区县都在努力将自己的“教育大饼”摊得更匀。家门口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如今已经成为某教育集团的一部分,或者某名校的一个校区。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学区房”的概念将逐渐消亡。 在东城,今年史家小学和府学小学与各自的“优质资源带动校”实现“一体招生”,两所名校的入学名额猛增了30%至50%。 在西城,实验二小一口气收编了长安小学、广外一小、白云路小学等六所普通小学。当家长们还在观望的时候,这些小学已经变成实验二小的不同校区、不同年级部,这些校园里的孩子已经实实在在变成“二小”的学生,与二小本部的孩子混编班级,享受着一样的优质教育。 各区县陆续出台的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正在铺开一张崭新的北京教育地图,描绘出教育公平从机会均衡向实际获得的均衡迈进的路线。 从地图中可见,所有区县都把提供优质教育供给放在改革首位,用新建、改扩建学校,整合资源,改造薄弱校并入名校一体化管理等方式增加优质学位。 东城区提出在2020年前,6年内全区优质学校增加33所,扩大优质学位6450个。 多数区县做了3至4年内计划:石景山计划3年内新增学位7600余个,门头沟新增1.5万余个,房山增9580个,大兴增4.3万余个,顺义增1.8万余个;丰台区4年内新增学位近4万个,通州新增4万余个。 有4个区县做出今年的优质学位增加计划:西城今年新增优质学位800余个,海淀新增1万个,朝阳增8200个学位,昌平增6000个。 阅读完标题为(北京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出台取消共建生堵住条子生)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