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晓辉的尸体还安置在停尸房。11户人家里,那些在外打工的父母纷纷赶了回来,现在,这些孩子们总算“都不是留守儿童了”。 几个有手机的孩子,手机都被父母收了回去。电话打过去,一个语气紧张的母亲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其中庄窠村和永宁寨村里的那几家,这几天已经大门紧锁,连大人带小孩都不见了。柏树村里,东东家的小卖部也关了门,据说,东东也被送到了亲戚家。 几个孩子的QQ签名,出乎意料地相似,“兄弟在一起”、“兄弟一生一世”、“兄弟们再见了”、“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都没有参加这个学期的期末考试,班主任老师解释说,学校正打算给他们安排补考。 “都是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法律规定,我们不能把他们控制起来。”刑警大队的队长反复解释着自己的无奈。 “他们能知道自己错了吗?”一位村民皱着眉头嘟囔。当地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也感慨,该对这些孩子“加强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张千觉得,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说自己“不懂法律”,弄不明白为啥“打死人不用负责,那几个孩子都好好地回了家,该吃吃,该玩玩”。县政府安排了一名律师免费给他提供法律援助,但这位绝望的父亲,即使是听完律师的解释,也还是不能接受眼前的事实。 他从儿子的田字格作业本上撕下来一页,列下11个孩子及其家长的名字。这张薄薄的纸,脆得好像稍微一用力就能戳破。张千攥着这张名单,坐到了村西口东东家的小卖部门前,但最后还是被其他村民劝了回来。 晓辉的几双鞋,还整整齐齐码在家里的墙根底下,张千只要看一眼就会红了眼眶,但他“不舍得把这些东西收拾起来”。 “爸爸,我也很想爸爸,爸爸您几月几日回家呢?爸爸回家的时候给我买一些吃的,行吗?还有在(再)给我就买一瓶饮料,行吗?” 这是两个月前,晓辉给远在天津的张千发的短信。在那之后,这个不知怎么把手机弄丢了的孩子,再也没机会跟自己的父亲说一句话。 阅读完标题为(河北11名小学生打死同学事件内幕 未满14周岁不承担刑事责任(3))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