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百家周海滨——《国家之子:我如何访问红二代》系列的第六篇分享文章。采访对象胡乔木之女胡木英。“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毛泽东的名作《沁园春·雪》。 由于这首词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一些政要大贾又喜将其悬挂高墙,《沁园春·雪》成为流传甚广的一首词。 曾有人宣称,这首《沁园春·雪》是胡乔木所作。 胡乔木是谁?他被称为中共党内“四大笔杆子”之首,从毛泽东秘书到“党内一支笔”再到“新闻大管家”,在中共中央沉浮50年。 那是2009年前后,有人在网上发帖说《沁园春•雪》是胡乔木的词作。网文言之凿凿地说:“胡乔木在《炎黄春秋》发表的访谈录中说《沁园春·雪》为他所原创,毛改动四个字,以毛的名义发表,后据为己有,毛死后,胡乔木公开澄清《沁园春·雪》是他原创的。在访谈录中,胡乔木还说《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的讲话》完全是他执笔写作的,毛泽东只是签个署名而已。《沁园春·雪》公之于世的时间是1945年9月,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根据《炎黄春秋》《百年潮》的报道,这首词作是胡乔木原创于1942年。刘少奇为了‘包装’毛泽东,就要求是自己秘书的胡乔木,把《沁园春·雪》,交给毛泽东。毛改动了四个字‘原弛腊象’,就成了毛的诗作。1945年9月,《新华日报》以毛泽东的名义发表《沁园春·雪》时,把时间‘倒填’为1936年。” 2009年10月初,又有署名为“罗冰”的《毛泽东选集真相》在凯迪社区、天涯社区等论坛及多家海外中文网站发文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对于《沁园春·雪》,文中说:“胡乔木提出毛泽东著作中三篇名作《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甚至毛泽东诗词中最有代表性的《沁园春•雪》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并要求恢复用他胡乔木的名字。” 为此,笔者查阅《炎黄春秋》的历年杂志发现并没有这篇访问胡乔木的文章,也未曾发现有人在此发表文章考据《沁园春·雪》作者。 由于上述网文作者没有说明该访谈录发表在《炎黄春秋》何年何期,为防止查阅过刊有纰漏,在2014年2月16日笔者致电《炎黄春秋》杂志副总编辑徐庆全先生询问。他很坚定地表示,没有刊发过类似文章。此外,胡乔木从未担任过刘少奇的秘书,“包装”之说子虚乌有。
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新闻发言人曾就 “毛泽东选集真相”“ 《沁园春•雪》著作权”进行了回应。对于“1992年初,胡乔木在病重期间,对探望他的中央领导同志说对毛泽东著作要全面审核。胡乔木提出《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及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都是出自他的手笔”,新闻发言人表示,“这都是谣言。胡乔木从未提出过要对毛泽东著作的署名问题进行审核。胡乔木生前倒是多次说过,毛泽东经常为他修改文章和其他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