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 这是国家层面的最高规格会议,习近平亲自参加会议,为中国足球改革注入了“最强执行力”。就中国足球而言,这次习近平亲自主持召开的第十次深化改革会议对中国足球发出最高指示,毫无疑问是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中国足球的春天也终于到来。 在今后十年里,《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的诸多精神和要求,将被全面贯彻落实,并将真正“从娃娃抓起”。 幕后 足球改革6年前着手方案去年已在酝酿 事实上,有关中国足球改革的问题,国家层面早在2009年就开始准备。 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一直非常重视足球,并且成立了专门的足球改革领导小组,由国务院的副秘书长亲自负责,展开了较长时间的大规模的调研,为深化足球改革做着准备。 彼时,国家多部委参与了足球的调研。其中,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分批带队到诸多城市进行了细致的走访,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州、青岛、内蒙古以及西部的一些省市,把地方的诉求、中国足球的现状、资源的匮乏与分配了解得非常清楚。 有足球界人士透露,就在去年1月下旬足代会落幕当天,中国足协全体执委受到了国家相关领导的接见,在几个小时的对话中,执委们就足球改革与发展畅所欲言。而围绕着足球改革的各类大型研讨会也在此后先后举行,从原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到有着“国内职业联赛之父”美誉的前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郎效农,再到足球评论人张路,可以说国内足球界的方方面面都为“方案”出台提出了建议与意见。 经过长时间大规模的调研以及磋商之后,最终形成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并于今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会议上审议通过。 这个方案的形成,不再仅仅是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的事情,而是多部委联动的结果。未来,中国足球的发展,将不会再仅仅依靠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而是从基础设施、足球投资、校园足球、社会足球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系统”,全面完善、重建中国足球的“系统”,建立全新的能够适应现代足球的发展的各个“体系”。焦点 足协敢否摘“乌纱”如何“从娃娃抓起”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获得通过,足管中心的领导干部们在同时担任中国足协领导角色多年后,也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他们如果真心为足球事业做实事,那么能否有勇气脱掉“足球衙门”的官帽?此外,中国足球改革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就是如何真正实现“从娃娃抓起”? 问:足协领导敢不敢摘“乌纱”? 答:几乎在中国足球刚刚步入职业化轨道的上世纪90年代,“一套人马,两块招牌”就广为足球界、职业俱乐部、球迷所诟病,“自己监管自己”的奇葩景象开始困扰着年轻的中国足球。假球、黑哨、贪腐于是污染了整个足球环境。足球贪腐案结案后,中国足协在特别会员代表大会上推出了职业联赛理事会这个职业联赛办事机构,这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足球加速“管办分离”的标志性信号。 但不得不说的是,将足管中心一部分享有事业编制的员工暂时借调到职业联赛理事会兼职的做法,其实质内容与政企分开的目标仍相去甚远。就在去年,中超公司总经理的任命还是在足管中心的全员会议上得到正式宣布的,此举也被外界质疑“有违公司法”。 随着足球改革深入,围绕着的足管中心的管理体制改革必然向纵深方向拓展,包括在中国足协担任副主席职务的足管中心干部们也即将面临重大抉择——要么丢掉官帽,专注于足球具体业务,要么留在中心致力于宏观策略上引导中国足球、监管足球。 目前,足管中心的政企剥离工作已经按部就班地展开。比如,中心副主任于洪臣不再担任中超公司董事长,现任中超公司董事长,同时兼任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局长的马成全,新任中超公司正、副总经理刘卫东、陈永亮,福特宝公司总经理董铮都已放弃足管中心的事业编制。 用一位足球界人士的话说就是,“足管中心领导如果一心投身足球业务,那就要看有没有‘脱皮’的魄力。” 问:如何蓄力助推校园足球? 答:羊年春节前夕,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透露,2015年将根据国务院发展足球事业的整体部署,制定《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同时,遴选建设首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计划在全国遴选并支持建设首批6000所左右的特色学校、10个左右的试点县(区)。此外,在推进各地普遍开展校内足球竞赛的基础上,分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四个层级,组织大、中、小学生足球联赛。 将足球纳入学校的必修课范畴内的确令人欢欣鼓舞,足球特色学校雨后春笋般的曼妙景象也令人期许,但如何付诸落实却是一道难题。 正如一位足球界专家提到的,建设6000所足球特色学校,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么经费来源比例如何确定?学校具体在哪里落地?其选拔和部署依据怎样的标准?谁来制定这样的标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包括发改委、财政、公安等部门如何协同作战? 包括足协、职业俱乐部、媒体人在内的多方人士还普遍提到了几方面疑问,比如,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如何保障?“中国足球常年落后也影响到专业教练的业务水平,而在有限的专业教练团队中,又有多少愿意不计回报地投入基层带孩子?”一位职业俱乐部负责人说。 中国足协负责校园足球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曾经透露,中国足协目前已经拟定计划,派专业教练团队赴基层、校园辅导在校体育老师,“既然教练人数有限,就让有限的教练变成可以培养教练的老师。虽然这个工程进度会很慢,但总要开始做,才能壮大校园足球的师资队伍。”声音“中国足球有救了”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昨天晚上,大家都看了新闻,《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已经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这个改革方案,大家非常关心,也是我们总局系统整个系统改革当中打头的一件。 中国体育界元老、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纪中:也许有人的感觉是,足球改革受益的主要是足球球迷,篮球球迷对足球改革不一定有很大兴趣。但是,如果能够惠及足球球迷,这就已经是很大的一部分群体,这就是习主席所讲的“获得感”。 @新浪体育:中国足球上《新闻联播》了!晚7点的《新闻联播》第一条就报道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通过的内容。 网友@谁的凌晨两点半:中国足球有救了。 网友@5404301677:必须把足球普及到中小学才会有希望。如果是急功近利式的足球,投多少钱也是空中楼阁。 链接中国足球20余年改革之路艰难前行 ◆1992年“红山口会议”确立了中国足球要走职业化道路的改革方向。此次会议在中国足球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1993年的大连棒棰岛会议确定1994年甲A联赛成为职业联赛。联赛与国际接轨,允许引进外援和外教,实行主客场赛制。会议还讨论和修改了《 中国足球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国家队在1998年打进世界杯,2002年进入世界杯16强。 ◆2002年,天津塘沽足协工作会议第一次确定联赛取消升降级,全面为国足征战世界杯让路,职业联赛开始进入低潮。 ◆2003年,足代会抛出《中国足球十年规划》,提出了关于职业联赛的一系列指标。但截至2012年,除了中超达到16支球队的指标外,其余关于中甲、中乙以及业余联赛、足协杯等所有指标,无一实现。 ◆2004年,中超委员会在上海成立,职业联赛进入中超时代。 ◆2014年12月28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透露,总局即将开启一系列改革,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足球将成为试点。 ◆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 (综合新华社、凤凰体育、《北京青年报》报道) 阅读完标题为(解读 《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