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届法国网球公开赛落下帷幕,继2011年李娜女单夺冠后,中国姑娘再次在罗兰·加洛斯捧起了象征最高荣誉的冠军奖杯。彭帅/谢淑薇这对“海峡姐妹”一路过关斩将捧得女双冠军奖杯,填补了中国球员在法网的空白。 值得一提的是,与中国网球昔日在双打项目上取得的成就不同,彭帅/谢淑薇的夺冠方式更符合“国际潮流”,是名符其实的“职业化的胜利”。而与此同时,中国球员在更具影响力的单打比赛中却整体战绩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海峡组合”符合职业规律 女双是中国网球登上世界舞台的破冰利器。2004年,李婷/孙甜甜雅典奥运会摘金,一举实现突破。随后的2006年,郑洁/晏紫先后夺得澳网、温网冠军,令中国选手真正进入了国际视野。 不过,对于职业网坛而言,上述两对组合的成长方式都属于“非主流”。当时,由于网球项目发展滞后,中国网球协会制定了“以双带单”的发展思路。受益于中国网球队的良好环境,当年的网球金花们能够常年跟随国家队集训,拥有稳定的双打搭档,长期配合进行训练,目的就是在大赛中取得佳绩。 而国际职业球员,大多没有这样的训练环境,不会为了双打进行长期的系统训练,即便相对固定的组合也只是参赛时才临时组对,更换搭档也很频繁。彭帅和谢淑薇的成功遵循了这一规律。两人并非专注于双打,平日“各自为战”,参赛前才配对进行短时磨合。两人今年就分别与其他选手搭档过,但她俩无疑是彼此最适合、最默契的搭档:年少相识、语言相通、脾气相投、打法互补。条件允许时,携手参赛当然是最佳选择。 职业网坛单打才是“主角” 尽管双打冠军也是冠军,但放眼职业网坛,双打其实并非“主角”。尽管身为两届大满贯双打冠军、双打世界排名第一,彭帅前天夺冠后仍表示:希望在单打上有所突破。看得出来,大满贯单打冠军,依然是彭帅心中的梦想。 本场法网女双决赛时,球场的上座率不足三成,来到记者席“开工”的记者也是寥寥无几,女双决赛不被重视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夺冠奖金方面,女单冠军莎拉波娃可以独揽165万欧元奖金,而彭帅和谢淑薇的夺冠奖金只有40万欧元。 正因为双打关注度和收入“双低”,大多数单打名将都不常参加双打比赛。而李娜在2011年法网和今年澳网两夺女单冠军,对世界网坛乃至世界体坛的震动都远大于2006年郑洁/晏紫的一年两冠。 令人遗憾的是,本届法网女单正赛,包括李娜在内的4朵金花均遭遇“一轮游”,创下中国网球7年来大满贯最差战绩。更令人担忧的是,当一批20岁出头的外国选手开始“抢班夺权”之时,中国的“小花”们却仍“含苞不放”。李娜已经32岁,还能征战几年?而在未来几年之内,能接班的新人在哪里?至少现在还没有让人眼睛一亮的青少年选手出现。 单打集体低迷,未来后继乏人,李娜、彭帅的冠军奖杯固然耀眼,但并不能掩盖中国网球缺少后来人的尴尬现状。 阅读完标题为(中国女网后继乏人让人忧 职业网坛单打是"主项")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