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10日讯 为解决公房租赁长期存在的程序不透明、容易滋生腐败等问题,南京鼓楼区在全省首推“公房租赁统管模式”。昨天,鼓楼区推出第三批2个房源的公房竞租,其竞租过程向中央和省市媒体开放。“如果没有公开竞租,我们想拿这样的房源,就需要去有些领导的办公室‘谈谈’了。”参与竞拍的市民表示。 现场 41轮举牌从15万拍到45.5万 这一次竞租房源一共2处,一为阅江楼风景区静海寺纪念馆内四合院,由于只适宜做文化产业,竞争并不激烈,一年租金底价为18万,最终19万拍得。 另一处为鼓楼区四平路65号103室,“40万、45万、45.5万……”昨天上午,在经过41轮激烈举牌后,最终以一年租金45.5万的价格被个人赵先生拍走,而它的竞拍底价为15万元。据悉,这处房源面积为271平米,是原下关区民政局的社区服务中心,区划调整后搬迁,公房就空出来了。竞租成功的赵先生很开心地表示,这种公开公平的方式,给他这样的普通市民一个平等的机会。 为何要竞租?三年前调查发现公房租赁“猫腻”多 随后的媒体座谈会上,鼓楼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冯雯兰介绍说,2010年,有干部向区纪委反映街道干部低价出租该街道一处公有房屋情况,反映人称:该处房屋的租金低于同区域、相似条件出租房屋市场平均价30%。 随即区纪委对全区公有房屋租赁情况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发现了不少“猫腻”:有的房屋租赁期超长,甚至达到15年以上,在如今租房价格节节攀升的背景下,严重背离租赁市场经济规律,导致租金收入大量流失;有的租赁合同内容不全,双方责权义务不够明晰,导致出租方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的承租户原价续租现象普遍,几年下来,租赁金额明显低于同区域、相似条件出租房屋市场平均价,一般都在20%左右,个别案例甚至达到40%以上。如,位于鼓教新村8-1号一处76m2的房屋,2011年租赁合同显示年租金为43092元,相比物价部门认定的同期市场价56700元,低了30%,等等。 据鼓楼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该区行政和事业单位拥有的公有房屋,均由各单位按自行设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对外招租,由于租赁工作透明度不高,存在人情租赁、多重转包、暗箱操作等情况,不仅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且给权力寻租、滋生腐败留下空间。 有哪些举措?竞租过程公开,租金“当场拍定” “50平米”以上要公开竞租 如何让公房租赁在阳光下运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呢?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该区专门成立了区公房租赁管理领导小组,由区领导牵头,区纪委监察局、住建局、审计局、国资办、物价局、法制办、各街道办事处等为成员单位。 随后制定出台制度,详细规定公有房屋招租方式和操作程序,在价格上确定租房价格不得低于市场基础价格,在租房时限上规定租房时长一般不超过三年等。 在申请公开招租“门槛”上规定,房屋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由领导小组统一公开招租,房屋建筑面积50平方米以下的由各产权单位严格按照“细则”自行实施。 [1] [2] 下一页 原标题: 一处271平方米公有房屋 市民个人以年租金45.5万拍走 阅读完标题为(一处271平方米公有房屋 市民个人以年租金45.5万拍走)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