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昆明知青老年公搬家4次仍“黑户”

2014-02-23 18:17 来源:网络 浏览:
西山区民政局回应:过渡地点无法办证 达到要求后将提供办证便利 2010年年初的昆明市两会上,昆明知青老年公寓院长段玲英一脸焦急,因为公寓搬迁的问题奔走于各个会场,为

西山区民政局回应:过渡地点无法办证 达到要求后将提供办证便利

 

2010年年初的昆明市两会上,昆明知青老年公寓院长段玲英一脸焦急,因为公寓搬迁的问题奔走于各个会场,为前期上千万投资的项目争取补偿。这个镜头时至今日已经过去近4年时间,再翻看老年公寓近况仍不容乐观,444位老人挤在小岛村临时搭建的过渡点里,段玲英坦言,她愧对这些老人,让他们几年来居无定所,更让她担忧的是,因为没有固定场所,新“身份证”一直办不下来,他们已经无证经营很久了。

4次搬家 数百老人居无定所

宣传册上写到,昆明知青老年公寓是一家昆明最大的民营老年公寓,分为1、2、3号三个院落,共有500多间住房,1000多个床位。院长段玲英说,这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公寓只有小岛村这一个过渡安置点,几次搬迁老人已经由鼎盛时期的近500人,缩减到444人,平均年龄在80多岁,大多数是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这其中近300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轻型板房里,冬天阴冷、夏天炎热,尤其遇到下雨天,还会时不时地漏雨,这给老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也为管理上带来难度。

2009年底,段玲英还在1号院的办公室里安排着一天的工作,突然一纸通知让她有些懵了。这份通知写明,三个院落都属于明波片区旧城改造的范围之内,限期要求全部搬迁。此后,段玲英按照搬迁的要求,将1号院的老人搬到2号院,又从2号院搬到3号院,再从3号院搬到2号院;2012年10月,老年公寓最终搬到原1号院附近的过渡安置点。

“每一次搬迁,都会有老人受到心理和身体上的创伤,这种动荡的养老环境,让我觉得对老人们心里有愧。”段玲英说,老人们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并不愿意经常搬家,每次搬家都要给老人们做足思想工作,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每次都要耗时4个月左右,过程中造成的损失都在几十万,粗略估算几次搬家就损失了近百万。

前后整改 盼望一张新“身份证”

即便过渡安置点的环境比较恶劣,但段玲英还是尽可能让老人们住起来舒服一些:把原来城中村的残垣断壁推平,在地里种上了蔬菜,在公寓里建起了观赏池塘,并建盖了礼堂等,丰富老人们的日常生活。

“政府承诺,过渡安置点可以一直用到新地块养老项目建好。”段玲英所说的新地块是原昆明电机厂子弟学校,这一地块在2011年批给老年公寓作为安置用地,并已将其原有的教育用地调整为休闲养身用地。

有了老年公寓的最终落脚点,段玲英心里就踏实多了。但让她一直发愁的一件事就是:《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也早已过期,但因为原有的经营场所已经被拆,只能新办这些证照,然而屡次搬迁居无定所,为新证照的办理增加难度。

“这好比一个人的身份证,我们现在是属于无证经营的。”段玲英坦言,因为小岛村过渡点算是相对固定,近几年都不会搬走,所以她打算以这里作为经营场所办理老年公寓的新“身份证”,从去年就开始做环评、消防、卫生等身份证办理的前置审批手续,为了达标做了无数次整改。但让她苦恼的是,现在所有手续都办下来了,却就是拿不到新“身份证”,她不知道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西山区民政局 过渡地点无法办理证照

“老年公寓现有的经营场所只是一个过渡安置点,是没有办法办理相关证照的。”昨天,带着段院长心中的疑问,记者联系了西山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现在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作为西山区民办养老机构的知青老年公寓,他们也是给足了便利条件,在相应证照没有办下来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向省市民政部门为其申请正常的补助,但现在老年公寓只是在一个临时点开展经营,尤其又属于草海开发保护的范围,是没有办法作为经营场所办相关证照的。下一步,西山区民政局将进一步对接老年公寓事件的来龙去脉,在尊重历史、依法依规的前提下,积极为其办理相关手续。目前,他们只能希望老年公寓的新项目地点尽快开工建设,按照国家要求建成达标以后,他们将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帮公寓办好相关证照。

新闻链接

昆明市区24家民营养老机构14家被拆

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昆明市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共87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6%,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2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据统计,昆明市空巢老人已达23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6%,失能或半失能的老年人达19万人,占老年人口的22%。在昆明市119所养老机构中,有46家是民办养老院。2009年至今,在城镇化建设中,有的搬迁、有的因补偿不到位,无法继续经营,46家养老院只剩下20多家。位于主城区的24家民营养老机构,已有14家被拆除。

记者 宋金艳(春城晚报)

 



阅读完标题为(昆明知青老年公搬家4次仍“黑户”)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