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国防部记者会首度向外媒开放 中国军队怎样对外发声?

2014-08-01 13:31 来源:网络 浏览:
据新华社电 八一建军节前夕,5位外国媒体驻京记者31日在国防部外事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参加了每月例行的国防部记者会。这是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制度自2011年4月27日建立以来,首

  据新华社电 “八一”建军节前夕,5位外国媒体驻京记者31日在国防部外事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参加了每月例行的国防部记者会。这是国防部例行记者会制度自2011年4月27日建立以来,首度对外国媒体开放。

  首批受邀参加记者会的有8位外媒记者,来自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俄塔社、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日本《朝日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

  当天的记者会持续80分钟。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记者会上回答了18个提问,其中4个来自外国媒体,内容涉及近期军演对民航航班的影响、军队反腐、“2014-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印军事关系等。

  多家媒体就军演对民航航班造成的影响提问,耿雁生回应说,军事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航班运行是客观存在的,各国概莫能外。军队和民航有关部门就这次演习密切协调,提前发布相关消息,采取多种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对航班的影响。

  耿雁生向国内外航空公司、广大乘客和社会各界对航班延误给予的理解致以感谢。他同时表示,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正在研究推进空管体制改革,以期优化空域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军民航飞行更加安全、顺畅和高效。

  针对媒体就徐才厚和谷俊山案的提问,耿雁生回应说,全军官兵坚决拥护党中央的正确决定,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务高低,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查处,军队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任何人也不能心存侥幸。

  随着31日外媒记者首次进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中国军队与外媒之间从此又多了一个定期对话的渠道。

  让我们通过近期的陆基反导技术试验、中日军机“异常接近”等热点事件,看看中国军队怎样对外发声?

  一个证据胜过十次发言

  6月12日下午2点,中国国防部网站公布一条视频,题为“日军机从我图-154飞机左下方危险接近,距离约30米左右”。“这是国防部第一次对外公布视频证据。”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说,“不能光谴责,得拿出证据。有图有真相。一个证据胜过十次发言。”

  这次事件的应对,是中国军队打的一个漂亮仗,但为什么有一些涉外热点问题,很少听到军队的声音?耿雁生说,军事是和平时期国家维护安全的最后手段。如果军队频频发声,可能会导致局势升级,这不符合中国整体的对外战略。“很多时候,军队引而不发更有力量”。披露反导试验也会恪守机密

  最近一周,多家外媒纷纷报道中国军队的陆基反导技术试验。他们援引的消息源,都是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7月23日晚8点左右发布的信息:当天,中国在境内成功进行了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在缺乏信息时,外媒要靠想象力来弥补信息的空白,难免会出现误解。我们提供更多事实,他们的报道就可能会更加真实客观平衡。”耿雁生说。针对一些媒体质疑反导试验、航母等披露信息仍旧偏少,军事科学院中美防务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姚云竹说:“各国军队都要在保障外界知情权与恪守机密、维护国家安全之间保持平衡。”面向世界之门终要打开

  今年4月,BBC记者获准进入活动举办地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全程跟拍中外学员起居、出操、听课、参加军事训练的过程。

  近距离接触与跟踪拍摄为西方了解中国军队提供了绝佳机会。

与外媒更多互动的国防部新闻发布制度,不过是中国军队对外开放的一个侧面。两年发表一次的国防白皮书、每年八一前夕中外记者进军营活动、访问量日益上升的国防部网站、越来越多中外军队之间的互访和联演联训等都

是中国军队日益开放的生动注脚。

  “我们在试图推开中国军队面向世界的这扇大门。”耿雁生说,这扇门最初是一条缝,现在逐渐打开。门开得越大,认识就可能会更全面。虽然有个过程,但门最终是要打开的。 (据新华社电)



阅读完标题为(国防部记者会首度向外媒开放 中国军队怎样对外发声?)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