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仅使用4年的浙江温岭火车站架空层(地面1层)发生地面沉降。昨日该火车站党委书记表示沉降未影响动车运营,房建负责人将于今日和温岭市道路建设部门协调维修。资料显示,温岭火车站于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如今已有四年。由温岭市政府出资1.2亿元,铁路方面出资4000万建成,共1.6亿元。(9月29日央视) 据该车站产权负责人称,(发生问题)主要原因是地基没有焊结实,同时按规定架空层路面不允许停车,但现在当停车场用了,成了出租车接客送客的地方。架空路面停车与后期管理不当有关,但“地基焊接不结实”却是实实在在的质量问题。一座耗资高达1.6亿元的铁路工程,本身也是一个民生民心工程,也是一个必须保证百分之百安全的重大工程。一个重大工程出问题,无论如何说不过去,也是监管或其他层面深层次存在重大问题的反映。工程质量保证犹如“踢足球”,“守门员”不称职,质量问题的“球”必然“破门”。我们不知道该车站在设计、建筑、施工和后期验收环节是怎样过来的,难道各个环节连一个最“低级”的质量问题——焊接不实也发现不了么? 前期把关有问题,出现质量问题就是必然;质量“防火墙”形同虚设,问题必然乘虚而入。在一个本应严格把关和一丝不苟的铁路工程建设上,多重监管监督环节显然“脆弱不堪”。细究类似的发生在铁路领域的“地面沉降”、顶棚“漏雨”(某地高铁站),以及频繁发生的铁路事故,总能反映出一个预防不力的主因。2013年5月6日,正在施工的西安地铁三号线发生塌方事故,造成5名施工人员遇难。这起事故并不是西安地铁施工的首次,它曾在7个月内发生了4起事故。不仅是西安,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都先后发生过地铁施工事故。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上海大学终身教授戴世强撰文指出,地铁事故频繁发生乃是我国地铁建设超常规发展的结果,无论是科学技术研究还是人才储备都严重不足。一方面是超常规的“赶工期”,另一方面却是各个环节“漏洞百出”,比如工程施工过程层层违法分包。不出问题反而是“侥幸”。 阅读完标题为(遏止火车站沉降,“防重于惩”)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