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虚拟经济中一系列标志性企业的市值超越传统工业制造业的标杆企业后,这对于那些习惯于传统估值方法的基金经理而言恐怕又是一次心理挑战;在传统的以资源、资本为驱动的投资拉动模式过去之后,以人和服务为企业价值核心的一批虚拟经济企业正在崛起,基金业面临的问题是,那些从工业制造业投资、研究走出的决策者如何去适应虚拟经济形态下的新思维,并有效解决投资研究中的代沟问题。 ⊙本报记者 安仲文 虚拟经济市值崛起 起初,只是部分年轻的基金经理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谷歌[微博]比波音公司[微博]值钱得多。截至上周五的数据,谷歌公司的市值目前已经超过3000亿美元,而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民用和军用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的市值目前只有879亿美元。在这种市值的比较中,谷歌的一方代表着世界虚拟经济产业的潮流,而另一方则是全球工业制造业的象征。 在资本市场,虚拟经济公司超越实体制造业的现象在中国市场也开始出现,而在上周,有关虚拟经济公司市值空间的讨论变得格外热烈起来,腾讯公司在上周的总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腾讯不仅仅是中国首家市值过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即便将其市值数据与A股公司相比,其千亿美元的身价也能秒杀大盘蓝筹股,目前腾讯公司的市值仅次于、、、中国银行。 早在三年前,国内的QDII基金就开始重仓腾讯控股,如截至2010年三季报,有6只国内QDII基金前十重仓股名单中持有腾讯控股。其中华夏全球精选持有数量最多,共持有腾讯控股717.17万股,占资产净值比例为5.42%;嘉实海外中国股票持有250万股,南方全球QDII当时也持有154万股,工银瑞信[微博]全球配置持有22.2万股,交银环球持有6万股,华宝兴业中国成长持有5.23万股。而其中的不少QDII都坚持长期投资理念,如南方全球QDII基金截至今年中期仍持有约150万股,并将腾讯控股列为其第一大重仓股。 但上述QDII基金经理对腾讯公司的价值挖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个股研究的行为,而未能洞察腾讯迅速成长所释放的行业信号,因此基金对腾讯控股的投资仅局限于个股本身的投资视角,而对整个虚拟经济产业链崛起的宏观性,基金经理未能深入观察,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基金公司对QDII和A股内在联系的研究未能有效的统一起来。 事实上,在一些年轻的基金经理看来,腾讯控股迅速崛起的庞大身躯与中国虚拟经济产业链的快速成长密切相关。不仅仅反映在腾讯控股具体的个股表现上,其他一些代表虚拟经济产业的上市公司也同样开始变得强大起来,这些分布在港股、美股、A股的中国虚拟经济产业上市公司的佼佼者们几乎都以惊人的成长速度引起基金经理的关注。华夏全球QDII基金重仓持有的奇虎360公司今年以来的股价涨幅高达200%,截至上周五,这家提供网页导航、浏览器、免费杀毒软件的公司市值突破100亿美金,奇虎360是华夏全球QDII基金的第六大重仓股。 而在A股,景顺长城内需增长基金所持有的的总市值分别约470亿、250亿人民币,而华宝兴业重仓持有的,后者的总市值截至上周收盘为367亿人民币。 基金研究关注企业核心价值变迁 一些基金经理注意到,在传统重工业制造业经济模式中,企业的核心是资本,人仅仅是企业运行中非常不起眼的部分,而在虚拟经济公司中,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得以很大的提升,数百人的企业创造的利润得以大幅提升。以华谊兄弟为例,这家员工不足千人的公司披露的2013年中期净利润高达4亿人民币,而员工数量约500人的掌趣科技目前总市值达到288亿人民币,与此相对比的是,截至去年底,总市值仅367亿的中联重科拥有在职员工数量3万人。 “在制造业的黄金时代,资源与资本是决定企业价值的核心因素。”融通基金投资总监陈晓生曾认为,随着产能过剩和劳动力价格提升,这种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竞争,未来以人和服务为核心的轻资产模式将更体现出高效率,A股投资的重点也将是挖掘这类公司的长期价值。与此同时,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2001-2010年,中国进入了重化工业化的加速阶段,中国经济经历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十年,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同时也成出口大国,但随着经济增速下滑,未来投资体现到微观层面,就是要寻找那些由投资向服务转变的企业。 显而易见的是,以投资为驱动的传统重工业产业已难以复制原先的高利润,由于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的严重矛盾,使得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国内实体经济复苏面临更多压力。由于国内的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在A股市值比例中占据绝对比重,实体经济继续表现出的萎靡也导致A股市场的回调。 有基金公司表示,市场的震荡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弱复苏和政策不确定性,而在传统制造业陷入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之际,以互联网、文化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却保持行业的快速成长,因此结构性行情仍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征。因此,这种环境下的投资也使得原先习惯于传统投资思维的基金经理陷入尴尬的境地,实体经济的脆弱表现令基金持有的制造业产业链上市公司的安全边际大打折扣,传统的大盘蓝筹基金经理今年以来的业绩表现严重跑输那些新兴主题型基金。 与前期判断相似的是,一些股价长期处于低位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稍有股价反弹即遭到基金的出货,基金对于股价调整较多采取的这种消极策略反映出市场预期的变化:实体产业链短时期内难有显著好转,而市场的结构性行情显然严重偏离制造业上市公司,虽然不断有自贸区概念、航母军工概念的刺激,但大盘蓝筹的整体表现仍低于他们的预期。 “那些业绩不好的上市公司要么股价难有持续性,要么涨上去还会下来,但其他品种还会有更多的机会。”深圳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认为,除了个别基本面非常优秀的品种外,当期市场操作就是要远离一些中游制造业品种,实体经济的表现并不支持这一产业链上市公司的表现。 投资思维应更新换代 令大盘蓝筹型基金不能忍受的是,即便是大盘股处于领先优势之际,以互联网和文化板块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仍是市场活跃的主题,实质性的风格转换并未形成,这与前两年大盘蓝筹一旦启动,成长股即暴跌的现象完全不同,这也意味着坚守传统投资习惯的基金经理即便能等到大盘股的补涨行情,市场也不可能牺牲小盘股。市场人士就此认为,大盘蓝筹型基金全年跑输的概率极大。 阅读完标题为(虚拟经济增势强劲 基金投研需新思维)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