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北京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红人  | 历史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45名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首次网络披露 每天公布一个

2014-07-04 12:25 来源:网络 浏览:
7月3日,一名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左)在新闻发布会前拍摄展板上的内容。图上网址为《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发布网址。(新华社发) 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

45名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首次网络披露 每天公布一个

  7月3日,一名日本《朝日新闻》的记者(左)在新闻发布会前拍摄展板上的内容。图上网址为《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发布网址。(新华社发)

  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央档案馆自3日起首次在其官网陆续全文公布45名受审日本侵华战犯的亲笔供词,包括笔供的中英文内容提要、笔供原文和译文等。

  45名侵华战犯笔供逐步公布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表示,他们将每天公布一个战犯的笔供,计划45天完成。

  李明华介绍,1950年至1956年间,中国先后在抚顺、太原两地关押了日本侵华战争罪犯1109名。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于1956年先后分三批对在押的1017名罪行相对较轻、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侵华战犯宣布免予起诉并立即释放,对职务较高、罪行较重的45名日本侵华战犯向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提起诉讼。法庭根据45名战犯的犯罪事实,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分别判处了8年至20年有期徒刑。

  正视历史启迪未来

  “我们决定在今年卢沟桥事变77周年到来之际,在互联网上公布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真相。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防止历史悲剧重演。”李明华说。

  铃木启久笔供内容提要

  1945年,在“蟠居地区命令设立所谓慰安所,并引诱约60名的中国妇女和朝鲜妇女任慰安妇”;“在侵略中国期间”,“只我个人的记忆即杀害了5470名中国人民,其实际数字很(可)能还多”。新闻链接 罪行自白 铁证如山

  ——专家剖析解读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档案

  3日在京举行的“吉林省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档案学术研讨会”上,多位国内知名学者、专家就日本侵华档案中的“慰安妇”等问题进行剖析和解读。

  大量侵华档案被有计划有组织销毁

  北京大学教授臧运祜:今年1月初以来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一批关东军宪兵队档案,就是关东军在撤离长春之前,把来不及彻底焚毁的档案或未烧尽的档案匆匆埋在了地下,后来被吉林省案馆保管收藏的。日本在投降前后销毁档案,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政府行为,其目的在于毁灭战争罪责,以逃避战后被审判的命运。这是日本的又一重战争犯罪。

  日军设立“慰安妇”是国家行为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由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日本关东宪兵队档案中记载,日军在东北各地、华北、华中地区以及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地普遍设立慰安所,甚至有“慰安妇”与日军官兵的比例、某个时段日军官兵进入慰安所的人数统计等。尤其是日军7990部队获得日军上层批准,通过伪满中央银行在数个月里汇款53.2万日元巨款,用于强征妇女、设立慰安所,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表明日军设立“慰安妇”是一种国家行为。

  邮政检阅档案曝露侵略罪行

  吉林省档案馆研究馆员赵玉洁:日伪当局开展的邮政检阅月报或通信检阅月报记录着,有日本军人亲自参与细菌和化学武器制造,有反映日本军人在实施烧杀淫掠暴行时的心态描述,有朝鲜慰安妇在国家总动员法的强制下从军的明确记载,有日本工程队视劳工生命如草芥,与狗同等对待的反人类罪行的记录。还有日军对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重庆实施轰炸时,各地废墟满目、尸横遍野的惨状等。

  (综合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阅读完标题为(45名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首次网络披露 每天公布一个)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