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数据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大部海温,在今年5月份和常年平均值相比偏高0.5℃以上,已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它源于海洋,但左右大气。海水温度升高一点,都会对全球平均温度产生重大影响。发生厄尔尼诺的年份,全球平均温度会升高0.1℃,而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升高1℃,北极圈全年就会有半年处于无冰状态。厄尔尼诺状态持续并发展为厄尔尼诺事件,将使得全球灾害性天气多发。 目前,这种海温偏高的状态还在持续,并且已经基本确定今年会发生厄尔尼诺事件。专家介绍这将很可能对我国的降水格局产生影响,今年秋季,我国南方可能出现低温阴雨灾害,北方可能出现秋旱,东北秋粮产区初霜冻日期可能会提前。 国家气候中心的资料显示,自1950年以来,全球共发生过两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为1982到1983年以及1997到1998年,以最近的1997到1998年强厄尔尼诺事件为例,至少造成2万人死亡,全球经济损失高达340多亿美元,期间全球许多国家都发生了严重的旱涝灾害,导致全球粮食减产20%左右。因此,提前防范,减少损害,尤为重要。 中央气象台 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6月22日6时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6月22日8时至23日8时,江南中东部、华南南部和东北部、云南西部和中南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浙江西南部和中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部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局部地区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或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此外,据气象台网站发布的未来10天天气趋势表明,未来10天,主要降雨区位于江南、华南、西南地区东部,总降雨量有80至180毫米,其中江南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200至260毫米,局地可达300毫米以上。23日之前,强降雨区主要位于华南、江南地区;25至28日,强降雨区北抬到长江中下游沿江附近;29至30日,降雨区南压,位于江南中南部、华南西部等地。另外,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地区多阵性降雨。 针对当前防汛形势,国家防总于6月21日10时启动防汛级应急响应,并向南方11个省(区、市)发出通知进一步部署强降雨防范工作。各有关地区积极开展防御工作,加强应急值守和监测预警,提前安排部署强降雨防范工作,并派出工作组分赴重点市县加强督察指导。 何为厄尔尼诺事件 1998年世纪大洪水即是例证 早在18世纪初,秘鲁和厄瓜多尔的渔民就发现每隔数年捕鱼的产量就锐减一次,而且锐减的时间呈现了很强的规律性,几乎都集中在圣诞节前后。当地人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意即“圣婴”。这就是如今人们所说的厄尔尼诺现象。 20世纪以来,厄尔尼诺现象出现17次,每次都使全球许多地方的气候变个样。1972年爆发的厄尔尼诺事件就是厄尔尼诺对全球农业和水资源产生严重影响的例子。 “年纪大一点的可能记得,当时国务院特发了红头文件,对天津市实行限制供水,周恩来总理专门到天津贯彻节水政策,向老百姓解释为何今年极度缺水。”丁一汇说,1972年是厄尔尼诺对全球农业和水资源均有严重影响的范例。 1998年的世纪大洪水相信许多人记忆犹新,没错,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强的一次厄尔尼诺事件(肇始于1997年5月)捣的乱。丁一汇介绍说,正常状态下,西太平洋表层平均海温是27℃~28℃,中东太平洋一般在24℃~25℃。当年的厄尔尼诺事件爆发时,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了4℃~5℃,接近29℃,超过了西太平洋的海温。“本来是西暖东冷,一下子倒 【更多热点请手机下载《爱济南》客户端 山东大小事尽在掌握】 阅读完标题为(厄尔尼诺将再袭中国 或重演1998世纪洪灾?)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