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资质现象普遍 不少机构没有向教育主管部门申请获得办学资格证,而是通过注册经营“教育咨询”业务的相关公司,即开门迎客办学形式多样 ●有上门辅导的,还有在寺庙授课的 ●有周末开课的,也有全日制“私塾”式的 ●有只教中文的,也有中英文双语教育的 ●有只教经文的,也有教授八段锦、古琴的 ●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私塾村”“国学村” 师资无标准 许多教授国学的老师都无专业背景 噱头光鲜漫天要价 国学培训班往往打着大师旗号,收费不菲,价格从每月7500元到1.5万元不等 教学内容五花八门 ●有的老师主要是带领孩子认字、阅读、背诵 ●一些教育机构,英语也成了国学班的讲学内容 针扎指甲、揪头发撞墙、踩断锁骨……9岁女孩童童在北京农村国学班被虐事件,引发社会各方关注,也揭开了国学班乱象的冰山一角。 记者调查发现,少儿国学培训概念火热,“作坊”式国学班遍地开花,然而它们大多游离于监管视野,缺乏办学资质、教育质量堪忧。专家建议,对无序发展的少儿国学班市场需加强监管。 女童遭虐曝出国学班之乱 今年春节前,河北保定女孩童童被母亲送到北京顺义去读免费的“女德国学班”,不料却遭“国学班老师”张红霞令人发指的虐待,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目前犯罪嫌疑人张红霞已被刑拘。 一位北京市海淀区的学生家长说,学习国学是修身养性的好途径,她的孩子在“博古少儿国学”学习。 “博古少儿国学”在网络搜索中位列推广链接第二位。然而,记者实地采访发现,这个国学班隐藏在一个居民区环绕的写字楼内的公司会议室,门口也没有挂牌。3名孩子在一起学习《三字经》,培训班所有业务由一名老师负责。 大量国学班都采用这种小班“作坊”式教育,只招收数个学生。一位国学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国学班教育之所以都是小班教学,是因为市场真正的需求有限,虽然概念火热,但影响力不及英语、数学、钢琴等课程,大规模招生不现实。 “汉服热”“古琴热”……国学概念的火爆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当这一概念与教育培训嫁接之后,就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一些所谓的“国学班”,更像是个“坑蒙班”。 少儿国学培训需监管“护航” 专家认为,国学热有两点现实原因:一是部分家长认为公办学校的国学教育内容不够丰富;二是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家长更加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希望国学经典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教授刘卫兵表示,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的文化精髓。但当培训班打出国学旗号时,相关监管不可或缺。否则不仅孩子没有学到知识、未能领会文化,反而会受到安全的威胁。 此外,对于国学教学内容,专家认为也应该有所选择、讲其精神。“一些传统的经典未必适合现在的儿童。”长期从事古文编辑工作、热衷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者王哲认为,《三字经》就不适合现代儿童,因为这是古人用来识字的教材,不符合现代人的学习习惯。 随着北京市中高考改革明确“英语降分、语文提分”,未来“少儿国学热”或将持续发酵。专家表示,国学培训的热潮,对相关领域的监督与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部门应该明确相关教师、教材认定标准,规范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为少年儿童的安全保驾护航,让他们能够享受真正有质量的传统文化 熏陶。 阅读完标题为(女童遭虐曝出国学班之乱 少儿国学培训需监管“护航”)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