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初三学生将废弃试卷扔出教室。 高考临近,形式各异的减压方式频见报端。全国各地的高考心理减压都有哪些特点?记者梳理近期全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发现,“高考心理减压”报道主题有45个,涉及25个省份。 统计发现,河北与山东的减压方式最为多样,“送红包”、放孔明灯、跳减压操等颇为吸引眼球;最“雷人”的方法当属陕西省长武县中学的“撕书减压”;北京、上海的减压方式较单调。 心理咨询讲座最多 河北山东最“热闹” 25个省份的媒体均刊发了当地为考生开设心理讲座的报道,类似于“好心态迎高考”的心理辅导讲座占各地高考减压方式的绝对主流。北京安定医院心理学博士崔永华认为,心理减压要真正起到作用,需要针对考生个人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之所以各省市均采用心理讲座进行减压辅导,就是因为讲座中可以涉及不同考生的不同方法,考生可在诸多的方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款。 河北和山东的高考减压方式最为多样,仅河北衡水二中就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减压活动,如操场上放飞写有高考心愿的孔明灯、自编高考减压操,以及自主建立“高考说吧”等进行减压。山东与河北不相上下,放飞心愿气球等活动颇为吸引眼球。而北京、上海这两个较发达城市则逊色不少,基本上只有常规心理咨询和减压游戏。分析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河北、山东是高考大省,其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要高于北京、上海的学生。所以,才会出现比较多样的减压方式。 撕书减压最“雷人”衡水二中最“抢镜” 6月3日,中国网报道称,河北衡水二中,在高考前为每位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发放两张5元崭新连号人民币作纪念。6月4日,央视新闻报道称,河北衡水二中4000多名高三师生“喊楼”减压:二中必胜!我们第一!我相信我有实力,我也可以逆袭! 6月3日,新华社刊发的陕西长武县中学“撕书减压”消息引发围观,报道称,该校6名高三学生因为撕书被阻止而围殴一名老师,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展开调查。类似的情况又出现在广州,据光明网报道,6月4日上午,广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初三学生将废弃试卷扔出教室,以释放压力。专家认为,考生可以通过很多形式排出压力,撕书最不明智。同时,这一现象也值得学校、家长及社会反思,巨大的高考压力已经导致个别学生产生心理疾病,需要进行心理干预。“送钱”的方式看似很实惠,但并不能起到减压的作用,校方如此做法并不科学,不能提倡。 听音乐会最“高端”放纸飞机最“浪漫” 5月26日,中新网报道称,云南昆明盲哑学校的学生走进昆明一中,用他们励志的演出为高三学子们加油鼓劲,放松减压。6月1日,广西新闻网报道称,广西民族高中的高三同学将上千只纸飞机扔出教学楼,顿时校园漫天飞舞着纸飞机。6月4日,《长沙晚报》报道称,湖南长沙市一中日前专程请来了湖南交响乐团,给高三年级的学生送上一场“减压”音乐会。此举被网友称为最为“高大上”的减压活动。 分析认为,不提倡放纸飞机这种方式,虽然可能会对某些同学起到释放压力的作用,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适合方式,“纸飞机”还不环保。听音乐是众多心理减压方式中的一种,学生可以通过听音乐放松神经,舒缓情绪,但是这也是因人而异,对于比较喜欢安静的考生而言,音乐减压比较有效果。 (综合《法制晚报》、《河北青 年报》、人民网、中新网等)【相关链接】 各地还有哪些减压“奇招” 疯狂型 想尽各种办法,使出浑身解数为高考减压。广东省东莞市某中学高三班男生为迎战高考,在酷热天气下仍坚守学习岗位,全体赤膊上阵,被网友戏称“赤膊班”。甚至,有一些地方的高三女生为了备战高考,不惜吃避孕药以推迟经期。 折腾型 网罗各种药物、营养品给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补充体力。去年北京一家长去医院开神经滋补类药物,去商店买昂贵的山参,希望给孩子“补脑补气”,提高成绩,却没想到把孩子折腾得口舌生疮,寝食难安。2012年,湖北孝感一中某晚自习教室,不少同学一边学习一边打吊瓶补充“氨基酸”。 激励型 2012年,浙江永康第二中学在学校的LED大屏幕上打出标语“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江苏南菁高中的高三英语试卷开头印出“雷人”标语:“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信凤姐,得自信;信春哥,考本科!” 阅读完标题为(高考减压奇招层出不穷 山东河北最"热闹")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