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业,一直把“用户体验”奉为圭臬。但对于仍在经历搜索引擎之战、杀毒软件之战的互联网行业,用户们的体验似乎并未“良好”过:电脑“不明就里”多装了杀毒软件、搜索引擎……结果导致电脑速度反而越来越慢。 作为移动客户端安全的先行者,面对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市场,360自然更能看到无限商机。但依据“疑罪从有”的逻辑,通过“以暴制暴”之方法,绑架舆论对于骚扰电话的厌恶之情,通过在各地媒体“宣战”分类广告的“广告创意”,栽赃无数花不起大钱、但也从未电话“扰人”的分类广告主,并将其一下子推上舆论对立面——凡此种种,非但有违广告法精神之嫌疑,也无法让公众信服360产品的“德行”。 演员黄海波嫖娼被刑拘,出于对“包二奶”等“首恶”行为的深恶痛绝,部分网民为其喊屈甚至叫好。对此,《人民日报》曾专门发文称“为‘次恶’叫好,会模糊道德底线”,结果只会拉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是对社会无益的负能量。而不加区分、一棍子打死式的“宣战”做法,很大程度上,比此更甚。 有人使用地沟油,就要把饭店老板都抓起来吗?一个典型反证案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分类广告更不规矩、大品牌都看不上眼的报纸中缝广告,通过北京媒体,把国美推到成为家电卖场巨擘的大道。而且,当时话费太贵,也没有伴生骚扰电话。 对于360的整版广告,有网友说“想不喜欢都不行”,但据称有一位房产中介的母亲致信360替孩子抱不平,更有无数无辜的分类广告主怒斥“太踩人”。 在此事件中,若骚扰电话是粗暴扰民的“首恶”,360不问青红皂白、遍踩分类的行为无疑堪称“次恶”,更是不折不扣的“以暴制暴”——粗暴演绎舆论操纵的行为,对社会整体的负面影响,更甚于骚扰电话本身。 分类广告主之于奇虎360,无疑是蚍蜉之于大树。2013财年,360营收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4.0%;净利润9970万美元,同比增长113.2%。其中,360手机卫士在内的互联网增值服务便是营收主要驱动力。 老话说,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但大树因制造舆论效应的一己之私,就要将蚍蜉无辜地“一窝端掉”,又岂是让人心服口服的大家风范?意大利著名诗人、作家但丁曾说,“道德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在公平的市场大潮中,希望多一些成人达己的经典传奇,少一些“踩人捧己”的败笔。 阅读完标题为(辣评360:不为“次恶”叫好 更不能“以暴制暴”)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