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白芥子的功效有哪些?小编盘点白芥子的功效和作用,白芥子为较常用中药。始载《名医别录》名“芥”,列为上品,《唐本草》注“子入药用”。《开宝本草》另列白芥一项,白芥子附于其下。商品有白芥子、黄芥子两种,习惯以白芥子为主,华东地区习销黄芥子。 中草药白芥子 别名:辣菜子,芥末子。 来源:为十字花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白芥、黄芥的干燥成熟种子。均为栽培。 产地:主产于安徽、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浙江、湖北等地,其它各省亦有生产。 性状鉴别:1、白芥子:呈小球型,直径1~2.5毫米。表面淡黄白色,略平滑,种皮薄脆,易压碎。破开后种仁乳白色,含油质。气味,味辛辣。 中草药白芥子 2、黄芥子: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体形略小于白芥子,余与白芥子同。 以粒大、饱满、均匀,色黄白色者为佳。 主要成分:白芥子含白芥子甙,经酶水解后释出挥发性白芥子油。又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硷等。芥子含芥子甙、芥子碱等。 功效与作用:利气豁痰、消肿止痛,其作用为: 1、祛痰。属恶心性祛痰药,白芥子油对胃粘膜有轻度刺激,产生轻度恶心感,反射地增加支气管的分泌而祛痰。 2、对局部皮肤与刺激作用。温敷后能引起局部发红、充血、灼热,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疼痛,并有助于消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