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一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5厘米以上。二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1.2厘米以上。三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45厘米以上。五等长在4.5厘米以上,直径在0.3厘米以上。六等长短粗细不分,破碎节段不超过20%。 川白芍:略和毫芍相似,唯表皮粉红色,光滑无纵皱纹,皮孔和须根痕稍显下陷,质坚体重,断面淡粉色或淡黄白色,显菊花纹。气无,味微苦酸。分等情况与毫芍相同。 主要成分:含白芍素,即芍药甙,又含兴奋子宫的成分,此外尚含苯甲酸、β-固甾醇、鞣质、挥发油、脂肪油。 功效与作用:养血、缓急止痛,其作用为: 1、解痉镇痛。对实验家兔的离体肠管和大鼠在体胃子宫的平滑肌,有降低肌张力和抑制运动的作用。 2、镇静。芍药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3、抗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痢疾杆菌有较显著的抑菌作用。 3、抗真菌。对腹股沟表皮癣菌等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实验还初步证明,白芍能抑制胃液分泌,预防大鼠应激性溃疡病的发生;临床观察白芍还有止汗、利尿等作用。 炮制:横切三毫米片。分清炒、土炒、炒焦、醋炙、酒炙。 性味:苦、酸、微寒。 归经: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补血敛阴,平肝止痛。 主治:头晕目眩,胸腹胁肋疼痛、四肢孪急、泻痢腹痛,虚汗不止,月经不调等症。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柔肝止痛,养血补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