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港首页 | 资讯  | 京都  | 科技  | 体育  | 娱乐  | 教育  | 房产  | 健康  | 育儿  | 图库  | 专题  |

首页  | 电影  | 电视  | 明星  | 音乐

> 娱乐 > 音乐 > 正文

穿越时空的歌剧大师

2013-09-08 18:20 来源:网络 浏览:

 原标题:穿越时空的歌剧大师

朱塞佩·威尔第

  2013年是意大利歌剧大师朱塞佩·威尔第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歌剧院、音乐厅和音乐节纷纷以上演威尔第的作品向大师致敬。8月22日、23日晚,北京国家大剧院连续两场“VIVA威尔第——纪念威尔第诞辰200周年折子戏音乐会”,以其独到的创意和高超的水准成为威尔第纪念年在中国的重要庆典。

  威尔第在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创作了28部歌剧,其中《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假面舞会》、《阿依达》、《唐·卡洛斯》、《奥赛罗》、《法尔斯塔夫》等始终是全世界歌剧院上演率最高的经典之作。据统计,在2012年全世界上演场次最多的前十部歌剧中,《茶花女》和《弄臣》分别位居第七和第九位。

  在威尔第之前,意大利歌剧已经取得了丰饶的成果,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作曲家的大量作品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威尔第的音乐为何有如此穿越时空的神奇魅力?

  艰难开启音乐之旅

  威尔第早年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充满坎坷。他出生于小店主之家,在他的记忆中,与童年和少年时代相伴的是挥之不去的“贫困和阴暗”,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伤害的挫折之一是1832年被米兰音乐学院拒之门外。他终其一生都保留着自己的那份入学申请,并在上面写上“被拒绝”几个字。在他晚年,当教育部长圭多·巴切利询问他是否可以以他的名字命名米兰音乐学院时,他礼貌而明确地回复道:“他们在我年轻的时候不要我,他们也不可能在我晚年得到我。”

  威尔第通过个人求师和自学掌握了作曲技巧,23岁得到机会创作第一部歌剧《博尼法乔伯爵奥贝尔托》,该剧于3年后的1839年11月在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首演,虽未大获成功,但在一个演出季中演出14场,还是为他赢得了新的创作合约。但他的第二部歌剧《一日之王》却惨遭失败,他被观众的无情嘘声和评论家的尖刻嘲讽深深伤害。在经历自己的一双儿女和爱妻接连辞世的沉重打击之下,他在很长时间里难以摆脱悲伤绝望,心绪低落,无所事事。直到投入《纳布科》的创作,才逐渐恢复活力与热情。《纳布科》的成功一举确立了威尔第在意大利歌剧领域的地位。今天听来,他的激情充沛的音乐仍然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佳作打造黄金时代

  《弄臣》于1851年3月11日首演于威尼斯凤凰歌剧院,它标志着威尔第创作黄金时代的到来。当观众被时而激越、时而欢快、时而悲戚、时而暴怒的音乐引领,最终走向那由诅咒和天意注定的难以逃脱的凄惨结尾时,为同情的眼泪所浸泡的心灵同样会意识到这种体验是一种何等丰盛的歌剧盛宴!这不再是能够以平常心态轻松面对的娱乐性艺术,而是深深吸引参演者和观众高度投入的艺术创造。威尔第的壮丽音乐所营造的艺术氛围,强有力地影响观众,使其与剧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让舞台上的虚构变得比生活本身还要真切感人。当我们在威尔第音乐的引领下走进弄臣的内心深处时,我们仿佛发现,即使今天,在我们身边,还能看见那位驼背、可憎而又令人同情的老人的身影。

  1853年3月6日在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首演的《茶花女》,作为威尔第创作中期的另一部杰作,之所以能迅速征服欧洲和世界各地的观众,除了小仲马的小说所提供的感人素材,音乐对女主人公形象的诗意提升、对爱情的热烈赞颂以及对笼罩全剧的悲剧感的强化,都起了关键性作用。从《茶花女》简洁而优美的序曲,即可体会到威尔第如椽之笔的非凡功力。

  在美籍俄国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看来,与和他同年出生的北方大师瓦格纳著名的“四联剧”中“辞藻华丽的滔滔不绝”相比,威尔第《弄臣》中的“女人善变”这样的咏叹调有着更多的内涵和创新。威尔第如泉涌般的乐思不断将美妙悦耳的旋律赋予剧中人物。《弄臣》第三幕中公爵、玛达莱娜、吉尔达和弄臣的四重唱成为古往今来所有歌剧四重唱中最著名、最经典的杰作,绝非偶然。除了四个人物的性格及其在这一刻的心态得到极为形象的揭示,威尔第驾驭多声部音乐的卓越技巧、旋律之优美,令人钦佩。

  暮年创作再现高峰

  1870年应埃及开罗歌剧院之邀创作《阿依达》时,57岁的威尔第在音乐创作上不仅没有显示出灵感枯竭和创造力衰退的迹象,反而有了更大程度的自我超越和突破。

  可贵的是,在当时全欧洲都追随瓦格纳式的“交响化风格”之时,威尔第对自己民族音乐传统的尊崇和掌握,使得他成功地保持并发扬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剧中第三幕阿依达的咏叹调“噢,蔚蓝的天空”散发的仍然是意大利音乐的浓郁芬芳,打动观众肺腑的是最朴素亲切的对故国家园的怀恋与思念之情。尽管巴黎大歌剧式的宏大景观和壮丽场面渲染的是外在的美,但像《凯旋进行曲》这样的久已为人们熟知的音乐篇章,除了声势的营造,对于观众更是听觉的美妙享受,堪称对舞台效果与情感表现的独具匠心的兼顾。而他在年届八旬时根据莎士比亚剧作创作的《奥赛罗》和《法尔斯塔夫》,则不仅让世人惊叹于作曲家能在如此高龄创作出如此雄浑有力的音乐,更以悲喜剧的风格对比而令人震惊。

  歌剧之外,威尔第最受欢迎的作品是完成于1874年的《安魂曲》,它是同莫扎特的《安魂曲》、贝多芬的《庄严弥撒》并驾齐驱的19世纪伟大的合唱杰作,它超越了宗教,成为人类精神的写照和赞美。

  威尔第有旷世的才华和伟大的人格。他晚年积极倡导在米兰为贫穷音乐家建立养老院,他对很多朋友和同行慷慨襄助。但他也像很多天才人物一样,曾给他人包括给自己的妻子带来痛苦和伤害。在大师诞辰200周年之际,聆听他不同时期的更多作品,正视他坎坷丰富的人生历程,或许是对他最好的纪念。



阅读完标题为(穿越时空的歌剧大师)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