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伦·古尔德谈话录》 乔纳森·科特著 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最初通过经典影像或图像阅读格伦·古尔德弹钢琴的人,恐怕都会对他那怪异的姿势——或身子佝偻,鼻尖贴到键盘上;或身子随着音乐舞动,双手乱挥,如同一只想在打字机上敲出莎士比亚作品的猴子——都会感到惊诧,甚至觉得荒唐。在普通大众心目中,钢琴演奏作为最高雅的艺术之一,弹奏者虽不必正襟危坐,但最起码的敬畏之心该还是有的吧。 但是格伦·古尔德这样一个怪才,把敬畏融到骨子里,而不是表面的正襟危坐(或曰装腔作势)中,丝毫不在乎别人的责骂。 对于自己的演奏姿势,古尔德曾在乔纳森·科特的采访中,比较正式地做过回应:“要是我不这么做,演奏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这是我演出必不可少的部分,从来就想不通为什么有人要为这个纠结。这是我左右手之间的事,不能理解别人的指指点点。我弹钢琴时鼻子贴着键盘,就有些曲目而论,有些曲子的最佳演奏状态就要求这样。巴赫可以这么弹奏,也应该这么弹奏,因为这样你可以让音色更精致,让声音中钢琴的成分最小化,也更能操控乐器。”(《谈话录》,第35-36页) 当然,古尔德并不是所有的演奏都如此;但必须如此时,他则将其视为自己的私事,是左右手之间的事。通过这番回应,可以看到古尔德的种种怪异,并非哗众取宠之举,而是对音乐有着深切的理解;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他并不拒绝观众,而是拒绝吹毛求疵的观众,他希望观众将更多的精力放到演奏者演绎的音乐中,而非演奏者本人。如果说古尔德对观众有何要求,最严格而又最基本的莫过于此了。 了解了这些,我们再去看古尔德的演奏,对古尔德的种种怪异之举,就不仅仅是理解,而应当报以感激了。毕竟,从古尔德弹钢琴的姿势中,观众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场演出,而是一个伟大的演奏家沉浸在音乐之中的状态。如果说,有人用技艺演奏,有人用生命演奏,那么对古尔德而言,他就是音乐本身,永远以最舒服最随心所欲的姿态去演奏——他在演奏他自己。 即便他真像在打字机上敲打莎士比亚作品的猴子那样,他也比猴子更早地敲出了自己的“莎士比亚作品”。 谭笑 阅读完标题为(论弹钢琴的姿势)的文章后,{www.bjxxg.cn}小编为大家推荐更多相关文章,千万不要错过哦! (责任编辑:北京信息港) |